第492章 远望帝京初露角,近观雄关已倾心(第3页)
“何止是版筑法,”另一位结构学专家,正仰着头,用随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对着城墙上方的数据进行着测算,他的嘴里,念念有词,“墙体下宽上窄,带着一个极其微小的收分。墙高与墙基宽度的比例,约等于……二比三。这……这完全符合唐代城防建筑,对于稳定性的最高要求!这绝对不是凭空想象,这背后,必然有着极为精密的力学计算!”
“还有那排水系统!”一位水利专家,正指着城墙下方,一条毫不起眼的、用石块砌成的明沟,“你们看那明沟的走向和坡度,它巧妙地利用了广场的自然地势,将所有的雨水,都引向了广场边缘的排水渠。如此巨大的一个广场,竟能做到,雨后绝无积水!这份规划的功力,当真是,深不可测!”
他们就这么走走停停,一段在普通游客看来不过十分钟的路程,他们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
每一个细节,都能引发他们一场小型的学术研讨会。
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参观者,而更像是一群,发现了巨大宝藏的考古学家,贪婪地,激动的解读着这座城市透露出的每一个,来自盛唐的“密码”。
最终,刘楚引领着众人来到了一座比朱雀门要稍小一些,却同样威严的城门之下。
城门之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延平门”。
与朱雀门前那人山人海的景象不同,这里极为清静,只有一队身穿明光铠的卫士,如同雕塑般,矗立在门前,神情肃穆,不怒自威。
看到刘楚一行人的到来,为首的一位队正,上前一步,用手中的长戟,拦住了去路。
“来者何人?此乃皇城禁地,无手谕者,不得擅入!”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几位正沉浸在学术讨论中的专家,都是微微一愣。
刘楚却仿佛早已料到,他上前一步,从腰间,解下了那枚,刻着古朴“楚”字的墨玉令牌,在那队正的面前,轻轻一亮。
那队正看到令牌,脸上的冰冷瞬间消融。
他猛地单膝跪地,右手抚胸,头颅深垂,连带着他身后所有的卫士,都齐刷刷地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参见城主!”
那整齐划一的呐喊,回荡在空旷的城门之下,给了人极大的压迫感。
专家们彻底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