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网上犹传长安事,一砖一瓦皆有情(第2页)
“我必须承认,在那一刻,我被驯服了。不是被什么强制性的规定,而是被一种无形的‘仪式感’。当你看到周围数千人,都和你一样,在耐心地遵守着这个看似‘多此一举’的规矩时,你会下意识地收起你所有的浮躁。你会开始相信,你即将进入的,是一个,真正有‘规矩’的世界。”
“而这份‘规矩’,贯穿了整个古城。坊墙,将喧闹与宁静隔开。宵禁,让白昼与黑夜分明。甚至,连一个卖炊饼的npC,都会因为你撞翻了他的担子,而将你‘扭送官府’。青瑶山庄没有用冰冷的标语去教育你,它只是用一种近乎于偏执的方式,为你重建了一个,失落了千年的社会秩序。它用一种温和却不容置疑的语气,对你说:‘欢迎来到大唐,但在这里,请遵守我们的规则。’这种体验,我从未有过,或许,以后也再难遇到。”
如果说,这位体验师的文章,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了古城的“魂”。
那么,另一位顶级摄影博主发布的、名为《长安十二时辰,每一帧,都是壁纸》的图文帖,则是从“美学”的角度,将这座城市的“骨”,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不想用‘宏伟’、‘壮观’这些苍白的词汇。我只想让你们看看我的镜头,捕捉到的,是什么。”
帖子中,是一组令人窒息的、堪称电影级别的照片。
有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含元殿的飞檐,在巨大的广场上,投下的那道金色的光路。
有正午时分,东市之内,一个胡人商贩,牵着满载货物的骆驼,从巨大的牌坊下走过时,那充满了异域风情与历史厚重感的剪影。
有黄昏时分,一个穿着襦裙的少女,独自一人,倚在曲江池畔的石桥上,望着远处那被晚霞染红的,大雁塔的轮廓。
更有深夜,宵禁之后,一队巡街的金吾卫,手提灯笼,从空无一人的朱雀大街上走过时,那冰冷的甲胄,在灯火下反射出的森然的寒光。
每一张照片,都构图精妙,光影绝伦。
但最让网友们疯狂的,是照片之下,那位博主,用近乎于“凡尔赛”的语气,写下的一段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