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青山不改绿水流,他日再叙长安情(第2页)

 

他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个自嘲的笑容。

 

“可今日从踏入那座延平门开始,我才发现我错得是何等的离谱。”

 

“我准备的所有问题在你那座连门槛的‘磨损’都已设计进去的,‘活着的’城市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可笑又是那么的不自量力。”

 

“我们不是在参观一座‘仿古建筑’,我们是在与一位比我们更懂大唐的‘知音’对话。”

 

这番发自肺腑的近乎于“认输”般的言论瞬间便引来了所有专家的强烈共鸣。

 

“何老说得对!”李敬同教授也放下茶杯声音里是同样的感慨,“我们最初来此确实是带着几分学术研讨分析对比的意思,想看看这青瑶山庄的‘复原’,与我们故纸堆里的‘研究’究竟有何异同。”

 

“可真的深入其中之后我们才发现,早就忘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了。”

 

“在那含元殿上我们不是学者而是心怀敬畏的‘臣子’;在那流云坊里我们不是看客而是与谪仙共饮的‘酒友’;在那东市之内我们又变成了为了一只琉璃瓶而与胡商争得面红耳赤的‘俗人’。”

 

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脸上是说不出的回味与向往。

 

“不知不觉间我们便已沉浸了进去,直到此刻坐在这里回头去看才猛然发现,这青瑶山庄早已是跳出了我们所能定义的任何范畴。”

 

“它不是动物园也不是景区。”

 

那位社会学专家用一种极为肯定的语气做出了总结。

 

“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的符号。”

 

听着这来自华夏学术界最顶尖的头脑们毫不吝啬的赞叹,刘楚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居功自傲。

 
 

安静地为大家一一续上热茶脸上依旧是那份云淡风轻的微笑。

 

“诸位先生谬赞了。”

 

“其实这一切都不过是回归了我们最初的本意而已。”

 

“青瑶山庄的初衷从来就不是要去单纯地复刻某一段历史或是模仿某一种文化。”

 

“我们想做的只是一个能将我们华夏的人文、景观、历史,与那些本该与我们和谐共生的动物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特殊的动物园。”

 

他看着众人眼中是前所未有的真诚。

 

“我们希望游客来到这里,看到不仅仅是一只只被圈养笼笼中的动物。”

 

“我们希望他们能看到在江南水乡的晨雾中翩翩起舞的丹顶鹤;能看到那头在非洲草原的夕阳下巡视领地的雄狮;更能看到那座承载了我们整个民族最辉煌记忆的盛唐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