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灾民冲击列车(第2页)

 为林爷提供更舒适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始终是钮主任的第一任务! 

 吹着空调,喝着酸梅汤,林泽观察着水缸里的金鱼,不知道室内气温的变化是不是会对它们产生影响。 

 这些鱼从北平搬回来,要是养死了多少有点心疼。 

 “咚咚咚!” 

 “进来!” 

 钮三儿神色严峻,匆匆道:“津门西站再往西的铁路线上,聚集了大量灾民,一列从关外开到津门,即将到北平去的列车装满了面粉,车上有负责押运的士兵,如果发生哄抢,他们很可能会开枪。” 

 林泽放下手里的酸梅汤,到墙上摘下配枪,“让宪兵都集合,给余学成也打个电话,马上去西站!” 

 ……………… 

 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年初,豫、鲁两地大旱,眼看今年要绝收。 

 人们不愿再死撑着等待小麦开镰,这种等待每多一天,就可能有更多人饿死! 

 就算是侥幸活到开镰的时候又怎么样呢?有的地里麦苗只有一拃多高,穗子都是瘪的! 

 跑吧,逃吧,等下去就是个死,跑出去或许还有希望! 

 后来人们的印象可能多集中于两年后的那场奇荒,实际上,这种逃荒事件每年都在发生,只是规模大小而己。 

 有的坐船或走陆路去关外,有的往西去口外,有的向北聚集在大城市周围。 

 有亲戚投靠是最好的,没有亲戚只能讨饭,讨不到吃的就饿死。 

 在绝境之下,一切恶被放大,一切善被淹没。 

 一旦发生哄抢事件,鬼子会怎么处理? 

 别说鬼子了,连南边面对这种情况都会选择开枪! 

 救灾? 

 他们只会想怎么趁机圈地,怎么趁机买卖大姑娘! 

 铁路线上,大批面黄肌瘦的灾民行尸走肉般挪动着。 

 他们有的还穿着冬天破烂不堪的袄,这是他们最后的财产,不肯轻易放弃。 

 有的则仅凭破布条过身,甚至有的首接赤裸着身子,污泥就是衣服。 

 饿!饿!饿! 

 李老汉今年五十多,儿子儿媳去年被土匪打死,后来鬼子扫荡,老伴儿因为舍不得家里的一只鸡,被鬼子打破了脑袋,没几天就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