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厨事虽拙意情真(第2页)
而是,明知道你会搞砸,依然愿意教你重来一遍。
而此刻,厨房里的沉默,正酝酿着某种无声的转折。
锅里的水渐渐被刷净,焦黑的残渣在泡沫中翻滚,最终顺着下水道消失不见。
赵子龙蹲在水池前,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钢丝球刮过锅底发出细微的刺啦声。
他不敢抬头,生怕看见诸葛亮脸上那副冷淡又失望的表情——那种表情他太熟悉了,像小时候打翻药碗时,对方站在门槛外静静看着他,不说一句责骂,却比任何斥责都更让他无地自容。
水流冲走了最后一缕油污,锅终于恢复了原本的银灰色。
赵子龙关掉水龙头,轻轻把锅放回灶台,动作小心翼翼,仿佛它是某种易碎的证物。
“放一边。”诸葛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高不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赵子龙怔了怔,回头看他。
那人正将一把青菜放进洗菜盆,水流哗啦啦地冲刷着叶片,他的侧脸在厨房顶灯下显得格外清晰——眉峰微蹙,鼻梁挺直,唇线紧抿,像是藏着一段不愿提起的旧事。
围裙系得一丝不苟,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
“你……真要自己做?”赵子龙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干涩,“刚才不是说……不想吃了吗?”
诸葛亮没看他,只用指尖掐断一根葱的根部,发出清脆的一声“啪”。
“我说的是,你做的那碗,喂狗都嫌咸。”他语气平静,“没说我不吃饭。”
赵子龙喉咙一紧,竟不知该笑还是该恼。
他站在原地,看着诸葛亮熟练地打蛋、调酱、烧水,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像经过千百次演练。
锅热了,油滑过锅底,蛋液倒入时“滋啦”一声炸开金黄的边,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这味道……太熟悉了。
他忽然怔住,记忆如潮水般涌上——
那是他们刚搬进这栋房子的第一年冬天。
外面下着雪,屋里暖气不足,两人缩在沙发上打游戏。
他心血来潮说想吃炸酱面,说是看视频里做得香。
那时诸葛亮还在忙项目,皱着眉说“你别折腾”,可等他端出一碗糊成一团的面条时,对方终究还是叹了口气,接过碗进了厨房。
结果那顿饭吃完,他半夜胃痛得蜷在床上打滚,冷汗浸透睡衣。
王管家连夜送医,说是食物中毒前兆,好在发现得早。
第二天醒来,他看见诸葛亮坐在病床边,眼底有明显的青黑,手里拿着一本《家常菜烹饪入门》。
后来他才知道,那本书是连夜网购的,凌晨三点签收。
“你那时候……为了给我做饭,连熬了三晚。”赵子龙突然低声说,声音有些发颤,“第一锅酱烧焦了,第二锅咸得没法入口,第三锅……才勉强能吃。”
厨房里,切葱的声音顿了一下。
诸葛亮依旧背对着他,手上的动作却慢了下来。
锅里的汤正在沸腾,面条即将下锅,蒸汽袅袅升起,模糊了他的轮廓。
“你不该记得这些。”他淡淡道。
“我当然记得!”赵子龙声音陡然拔高,又急忙压下去,“你明明最讨厌油烟味,说厨房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可你还是学了。就因为我随口说了句‘想吃你做的面’……你居然真的去学了。”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智脑悄然退到了客厅角落,银白色的长发在灯光下轻轻晃动,数据流在瞳孔深处缓缓流转,像是在记录某种情感峰值的变化曲线。
它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厨房里的两人,仿佛在见证一场迟来了多年的对话。
诸葛亮终于转过身,手里端着一碗刚出锅的面条。
热气腾腾,酱色红亮,鸡蛋金黄,青菜翠绿,葱花撒得恰到好处,连香气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比例。
他把面放在桌上,动作轻稳。
“坐下。”他说。
赵子龙没动,眼睛死死盯着那碗面,像是怕它下一秒就会消失。
“我不信。”他喃喃道,“你……怎么会做这个?你不是说……做饭是浪费时间?不是说……情绪波动会影响逻辑判断,所以你拒绝一切非理性行为?”
诸葛亮没回答。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目光深得像夜里的湖。
然后,他抬手,摘下围裙,叠好放在椅背上。
动作从容,却带着某种仪式感。
“你说得对。”他终于开口,声音低而清晰,“我讨厌油烟,讨厌混乱,讨厌不可控的因素。可有些事,就算再违背逻辑,人也会去做。”
他顿了顿,视线落在那碗面上,仿佛透过热气看到了什么遥远的影子。
“比如,看着一个人因为你的忽视而一天天沉默下去;比如,某天突然发现,他已经不再期待你回家吃饭;比如,某次深夜加班回来,看见客厅灯还亮着,茶几上摆着一盒冷掉的速食,旁边压着张纸条:‘我试着做了,但没敢叫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