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长相守,共白头(1)(第2页)

 

“好,听专家的。”孟屿牵着她,朝着那家飘出食物暖香的餐厅走去。

 

餐厅里暖意融融,弥漫着食物诱人的香气。他们找了个靠窗的角落位置坐下。窗外是城市的霓虹,窗玻璃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模糊了外面的寒冷。

 

大力点了一份鲜虾云吞面,孟屿要了腊味煲仔饭,又加了一份热乎乎的港式奶茶和一份酥脆的菠萝油。

 

等待上菜的空隙,两人把新买的羽绒服放在旁边的椅子上。米白色和墨蓝色堆在一起,毛茸茸的领子相互依偎着。

 

“感觉像带了两个新成员。”大力戳了戳那蓬松的毛领。

 

“嗯,两个可靠的保镖。”孟屿把热奶茶推到她面前,“先暖暖手。”

 

热腾腾的食物很快上桌。云吞面汤色清亮,飘着几根翠绿的菜心,饱满的云吞隐约可见;煲仔饭滋滋作响,腊肠的油脂渗入晶莹的米饭,香气扑鼻;菠萝油金黄酥脆,中间夹着冰凉的厚切黄油。

 

大力先舀起一个云吞,小心地吹了吹,咬开薄皮,露出里面粉嫩弹牙的虾仁,满足地眯起眼睛:“鲜度达标,虾肉弹性系数优秀。”

 

孟屿用勺子刮着煲仔饭底下焦香的锅巴,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把一块带着焦边的腊肠放进她碗里:“尝尝这个,咸香度刚刚好。”

 

两人安静地吃着,偶尔低声交谈几句,内容无非是还需要添置的小物件,或者对长白山行程的某个细节再确认一下。

 

没有太多甜腻的情话,只有食物氤氲的热气和彼此陪伴的踏实感。窗外的寒冷被彻底隔绝,小小的餐桌自成一方温暖天地。

 

大力小口喝着奶茶,脸颊被热气熏得红扑扑的。

 

她看着对面孟屿专注地刮着锅巴的样子,又看看旁边椅子上那两件崭新的、即将陪他们踏上冰雪之旅的羽绒服,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塞得满满的,暖融融的,比手里的奶茶还要甜。

 

孟屿抬起头,正好撞上她含笑的目光。他什么也没问,只是把自己碗里最后一块焦香的锅巴夹给她,嘴角也扬起同样的弧度。

 

…………

 

清晨的光线带着冬日特有的清冽质感,透过没拉严实的窗帘缝隙,在公寓的木地板上投下一道狭长的、近乎透明的光带。

 

空气里还残留着昨夜收拾行李时带起的细微尘埃,在光柱里缓慢浮动。

 

孟屿和大力已经穿戴整齐,行李箱立在门边,像两个整装待发的士兵。

 

新买的情侣羽绒服被大力仔细叠好,塞进了各自行李箱最容易取用的位置。公寓里很安静,只有厨房方向隐约传来关谷神奇哼着不成调日文歌的声音,以及煎蛋的滋滋声。

 

“大力!孟屿!起床没?吃早饭啦!”

 

唐悠悠活力十足的声音穿透客厅传来,伴随着拖鞋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她穿着一身印着卡通胡萝卜的珊瑚绒睡衣,头发随意挽着,出现在他们卧室门口,手里还挥舞着一个锅铲。

 

“早,悠悠姐。”大力从孟屿身后探出头,她已经换好了外出的衣服,一件米白色的高领毛衣,衬得小脸干净清爽。

 

“早。”孟屿也笑着打招呼,顺手把大力行李箱的拉杆拉出来。他看着唐悠悠手里的锅铲,“今天早餐是关谷的爱心煎蛋?”

 

“那当然!”唐悠悠一脸得意,“还有我秘制的酱油炒饭!吃饱了好上路……啊呸呸呸!是吃饱了好出发!”她吐了吐舌头,赶紧改口。

 

两人跟着唐悠悠来到客厅兼餐厅的小空间。

 

关谷神奇系着那条标志性的、印有巨大寿司图案的围裙,正小心翼翼地把几个形状完美的煎蛋盛到盘子里。空气里弥漫着酱油炒饭的咸香、煎蛋的焦香和热牛奶的醇香。

 

“小屿,大力,早上好!”

 

关谷转过身,脸上是招牌的、略显夸张但绝对真诚的笑容,“坐!旅途前的能量补充,至关重要!特别是去寒冷的北方!听说那里的冷风,能把人的灵魂都吹成冻豆腐!”他做了个夸张的哆嗦动作。

 

“谢谢关谷,悠悠姐。”大力在餐桌旁坐下,看着面前金灿灿的煎蛋和颗粒分明的酱油炒饭,认真地说,“色香味初步评估,能量密度很高。”

 

“那是!悠悠出品,必属精品!”唐悠悠把热牛奶放到他们面前,自己也挨着关谷坐下,托着腮看着他们,“快吃快吃!你们几点的飞机?”

 

“十点半。”孟屿帮大力把煎蛋切开,金黄的蛋液流出来,拌在炒饭里,“时间还充裕。”

 

四人围着小餐桌吃早餐。气氛很家常,又带着点送别的淡淡感伤。唐悠悠絮絮叨叨地叮嘱:

 

“长白山啊!听说贼冷!你们俩那新买的羽绒服够厚吧?帽子围巾手套都带齐了没?暖宝宝多贴几个!别心疼!”

 

“悠悠姐,我们做过详细物资清单的。”大力咽下一口炒饭,保证道,“冗余系数1.5。”

 

“哦哦,冗余好,冗余好!”唐悠悠点头,又转向孟屿,“孟屿,照顾好我们家大力啊!她有时候一钻到数据里就忘了冷热,你得看着点!”

 

“放心,悠悠。”孟屿笑着看了一眼身边小口喝牛奶的大力,“我会把她裹得严严实实,只露一双眼睛看雪。”

 

“噗……”大力差点被牛奶呛到。

 

关谷则是一脸向往:“长白山!天池!雪景一定非常壮阔!是创作《爱情三脚猫》冬季番外篇的绝佳素材!请务必多拍些照片回来!特别是那种,两人在茫茫雪原上相依的背影,很有意境!”他用手比划着构图。

 

“没问题,关谷。”孟屿应承下来,“保证完成任务。”

 

早餐在唐悠悠的叮咛和关谷的创作畅想中结束。时间指向八点。孟屿和大力起身,准备去拿行李。

 

“等等!”唐悠悠突然想起什么,风风火火地跑回自己房间,片刻后拿着一个……锅铲?不,是一个做成锅铲形状的、硬邦邦的冰箱贴。

 

“给!”她把“锅铲”塞到大力手里,“我昨晚翻出来的!带着!看到它就像看到悠悠姐的……呃……厨艺之魂在守护你们!饿了就想想我的酱油炒饭!”

 

她努力想把气氛搞轻松点,但眼圈有点微微发红。

 

大力看着手里这个奇特的“锅铲”冰箱贴,又看看唐悠悠强撑的笑脸,心里暖暖的。她郑重地把它放进随身背包的侧袋:“嗯,带着。悠悠姐的守护,冗余系数再加0.5。”

 

关谷也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卷起来的画卷?他清了清嗓子,努力摆出严肃的表情:“小屿,大力。离别之际,请允许我用一句古老的华夏诗句为你们壮行!”

 

他刷地一下展开画卷——上面是他用毛笔歪歪扭扭、但极其认真写下的几个大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要带特产还!】

 

写着“人参、鹿茸、蘑菇酱”。

 

客厅里静默了一秒。

 

“噗哈哈哈!”唐悠悠第一个没绷住,笑得捶桌,“关关!你这改的什么呀!”

 

孟屿也忍俊不禁,大力更是抿着嘴,肩膀一抖一抖的。

 

关谷一脸无辜和受伤:“怎么了?意境!意境懂不懂!后面那句是我结合实际需求的升华!特产很重要的!”

 

好不容易止住笑,气氛反而真正轻松了下来。孟屿拉过两个行李箱:“好了,真得走了。再晚怕堵车。”

 

唐悠悠和关谷把他们送到门口。

 

公寓门打开,楼道里灌进来一股清冷的空气。

 

“路上小心啊!”唐悠悠用力抱了抱大力,又拍了拍孟屿的胳膊,“到了就发个消息报平安!”

 

“注意安全!玩得开心!记得拍照!还有特产思密达!”关谷在后面挥舞着双手。

 

“知道啦,悠悠姐,关谷。”大力回头,脸上是清浅却温暖的笑容,“我们走了。”

 

“嗯,走了。”孟屿也朝他们点点头,一手拉着两个行李箱,一手很自然地牵起大力的手。

 

门在身后轻轻关上,隔绝了唐悠悠那句带着鼻音的“早点回来”,也隔绝了关谷还在念叨的“易水寒……特产还……”。楼道里只剩下行李箱轮子滚动的声音和他们两人的脚步声。

 

电梯下行。大力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孟屿的手心温暖干燥。她另一只手隔着背包摸了摸那个硬邦邦的“锅铲”冰箱贴。

 

“悠悠姐的守护,”她小声说,像在确认一个事实,“关谷的……升华版壮行诗。”

 

孟屿轻笑,手指收紧了些:“嗯,都带着呢。”

 

电梯门“叮”一声打开,外面是公寓楼略显冷清的大堂。

 

孟屿叫的车已经等在路边,司机是个微胖的中年大叔,正靠在引擎盖上抽烟,看到他们拖着两个大箱子出来,赶紧掐灭了烟头,热情地帮忙把箱子塞进后备箱。

 

“哟,两位这是出远门啊?看这箱子沉的,去北方?”

 

司机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自来熟地搭话。

 

“嗯,去长白山。”孟屿简短地回答,帮大力拉开后座车门。

 

大力坐进去,隔着车窗最后看了一眼他们公寓楼的某个窗户。

 

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但她仿佛能感受到唐悠悠和关谷趴在窗边目送的目光。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背包侧袋里那个硬邦邦的“锅铲”冰箱贴,嘴角弯了弯。

 

车子汇入早高峰的车流。窗外是熟悉的城市街景在快速倒退。

 

大力靠在椅背上,看着前方孟屿的后脑勺,他正低声和司机确认着路线。

 

她忽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那个浅棕色的牛皮纸封面笔记本,翻到记录物资清单的那一页,指尖划过一行行字迹,低声确认:“身份证、护照、银行卡、充电器、充电宝……嗯,电子设备类确认齐全。”

 

孟屿从后视镜里看到她的动作,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大力的严谨,总是无处不在。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平稳地停在了浦东国际机场出发层门口。

 

巨大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冬日上午有些苍白的光线,人潮涌动,行李箱轮子滚过地面的声音汇成一片低沉的嗡鸣。

 

孟屿付了车费,和司机道了谢,然后利落地把两个大箱子搬下来。大力也背好自己的背包,手里还拿着那个笔记本,像个随时准备记录要点的学生。

 

“走吧,大力,”孟屿拉过两个行李箱,空出一只手很自然地牵起她,“目标,值机柜台。”

 

走进宽敞明亮的航站楼,暖气扑面而来。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航班信息。

 

孟屿扫了一眼,牵着大力径直走向一个相对人少的区域,上面挂着醒目的“头等舱\/公务舱”指示牌。

 

“先生,女士,早上好,请出示您的证件和行程单。”柜台后的工作人员声音温和。

 

孟屿递上两人的护照和电子行程单。大力安静地站在他身侧,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这里没有普通通道的喧嚣和排队,空气里似乎都飘着一种舒缓的背景音乐。

 

工作人员快速操作着电脑,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孟先生,诸葛女士,确认两位乘坐的是今天飞往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的uxxxx航班头等舱。座位已经按您之前的要求预留好,靠窗的两个位置,1A和1c。”

 

“谢谢。”孟屿点头。

 

“行李托运额度是每人两件,每件32公斤。看两位的行李箱……似乎不需要托运这么多?”

 

工作人员看着他们那两个明显塞得满满当当但体积尚可的箱子。

 

孟屿低头看了看脚边的大箱子:“嗯,这两个托运。我们还有一个随身的小登机箱和一个背包。”

 

他指了指大力背着的背包和自己脚边一个20寸的深灰色登机箱。

 

“好的。”工作人员麻利地贴上行李条,将两个大箱子通过传送带送走,然后将登机牌和护照递还给孟屿,“孟先生,诸葛女士,这是二位的登机牌。头等舱休息室在安检后左转,有清晰的指示牌。祝二位旅途愉快!”

 

大力听着,没有说话,只是跟着孟屿通过安检门。安检人员态度也明显更加温和细致。

 

过了安检,孟屿轻车熟路地带着她左转。果然,没走多远就看到一个低调奢华的入口,磨砂玻璃门上印着航空公司的标志和“头等舱休息室”字样。

 

窗外,一架巨大的空客A330被牵引车缓缓拖向跑道,引擎的轰鸣声隔着厚厚的玻璃隐隐传来。

 

巨大的空客A330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平稳地滑入跑道,短暂的加速后,机头抬起,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冲入铅灰色的冬日云层。轻微的失重感让大力下意识地攥紧了扶手。

 

孟屿温热的手掌覆在她微凉的手背上,声音透过引擎的噪音清晰地传入她耳中:“第二次坐飞机了,大力不要怕。”

 

果然,飞机很快穿越对流层,进入平流层,机身变得异常平稳,窗外是刺眼而纯净的蓝,下方是无垠的、般的云海。

 

阳光毫无遮拦地洒进来,将头等舱宽敞的座位区照得明亮温暖。

 

大力松开扶手,舒了口气,好奇地透过舷窗看着下方壮观的云层地貌:“海拔高度约米,外界温度零下56摄氏度,气压……”她下意识地在脑中计算着。

 

“环境参数已远超人体舒适区间,”孟屿笑着接过话头,按亮了座椅侧面的呼叫铃,“所以,我们得在内部环境优化上多下功夫。诸葛老师,点餐时间到了。”

 

穿着合身制服、妆容精致的空乘很快带着温和得体的微笑走过来:“孟先生,诸葛女士,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孟屿接过递上的皮质菜单,翻到午餐部分:“两份主菜,烤鳕鱼配香草黄油汁,和红酒烩牛脸肉配土豆泥。汤的话……”他看向大力,“南瓜浓汤?”

 

大力点点头,她还在研究菜单上标注的食材产地和烹饪方式,像在审查一份重要的实验报告。

 

“好的。饮品呢?”空乘记录着。

 

“给她一杯热牛奶,”孟屿说,“我要一杯苏打水。另外,餐前包和沙拉也请一起上。”

 

“没问题,请稍等。”

 

空乘离开后,大力放下菜单,推了推眼镜(这次是戴的细框黑色眼镜,孟屿很喜欢这个),看向孟屿:“孟先生,根据菜单标注的热量估算,烤鳕鱼的热量约为450千卡,蛋白质含量较高;红酒烩牛脸肉热量约680千卡,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从营养均衡角度,建议你选择鳕鱼,我选择牛脸肉,这样总热量摄入和宏量营养素分配更趋近于……”

 

“停。”

 

孟屿伸出手指,轻轻点在她的唇上,止住了她即将展开的数据流分析,眼中带着无奈又纵容的笑意,“大力同学,我们现在不是在实验室配营养餐。出来玩,首要原则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他收回手,指了指自己的菜单,“我就要那个牛脸肉,听起来就炖得很烂很入味。鳕鱼清淡,适合你。”

 

大力眨了眨眼,看着孟屿带着点“任性”的表情,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营养学模型,嘴角弯了弯:“好吧。用户偏好优先原则。”

 

她妥协了,但不忘补充,“不过餐后需要增加适量活动促进消化效率。”

 

头等舱的餐食服务确实精致。先铺上洁白的餐巾,摆放好锃亮的刀叉。餐前是温热松软的面包篮和一小碟黄油,还有新鲜爽脆的蔬菜沙拉。接着是香气扑鼻的南瓜浓汤,细腻丝滑。

 

主菜很快也端了上来。孟屿面前的红酒烩牛脸肉装在洁白的骨瓷盘里,深棕色的肉块炖得酥烂,浸润在浓郁粘稠的酱汁中,旁边是堆成小山的、奶香四溢的土豆泥,点缀着几根碧绿的芦笋。

 

大力面前的烤鳕鱼则显得清爽许多,雪白的鱼肉表面煎出漂亮的金黄色泽,淋着浅绿色的香草黄油汁,配着烤小番茄和几朵嫩白的蘑菇。

 

“看起来数据都很好。”

 

大力拿起刀叉,先对着自己的鳕鱼认真评价了一句,然后才小心地切下一小块送入口中。鱼肉极其鲜嫩,入口即化,香草和黄油的香气在舌尖温柔地弥漫开。“嗯,”

 

她满足地眯了下眼,“鲜嫩度满分,风味物质释放速率适中,口感优化显着。”

 

孟屿则切了一大块牛脸肉,裹上厚厚的土豆泥送进嘴里。牛肉软烂到几乎不用咀嚼,浓郁的肉香、红酒的醇厚和土豆泥的绵密完美融合。“唔,”

 

他含糊地点头,对着大力竖起大拇指,“这个选择,冗余度为零,满意度百分百。”

 

两人安静地享用着午餐,偶尔低声交流一下哪道菜的口感更好。

 

空间足够宽敞,即使放下小桌板也丝毫不显局促。

 

阳光透过舷窗洒在大力侧脸上,给她专注用餐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孟屿看着她小口小口、认真品尝食物的样子,觉得比窗外的云海还要赏心悦目。

 

餐后,空乘收走餐具,又送上了精致的甜点车。孟屿替大力选了一份覆盆子慕斯,自己要了杯黑咖啡。

 

“糖分摄入需谨慎。”大力看着面前粉红色、点缀着新鲜覆盆子和金箔的小甜点,提醒道。

 

“偶尔冗余,有益身心。”孟屿搅拌着咖啡,看着她用小勺挖起一小块慕斯,那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样子,让他心软得一塌糊涂。

 

大力尝了一口,细腻酸甜的口感让她眼睛一亮:“风味层次丰富,甜度控制精准。”她像在给甜点打分。

 

用完餐,孟屿示意空乘帮忙把座椅调成接近平躺的模式。宽大的座椅几乎变成了一张舒适的躺椅,腿部支撑也抬了起来。

 

“要不要睡一会儿?”孟屿侧过头问大力,“离降落还有两个多小时。”

 

大力摇摇头,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了平板电脑和那本浅棕色的牛皮纸笔记本:“时间利用率可以更高。我再看一遍行程的交通接驳方案,确保从机场到酒店的衔接冗余时间足够。另外,长白山北坡和西坡的游览路线也需要最终确认优化。”

 

她说着,已经打开了平板上的地图App,指尖开始滑动、标记。阳光照在她专注的侧脸和摊开的笔记本上,娟秀的字迹旁贴着打印的小地图和便利贴。

 

孟屿没有打扰她。他调暗了自己头顶的阅读灯,从旁边拿起一本机上提供的杂志随意翻看着。

 

目光却时不时飘向旁边。大力微蹙着眉思考的样子,指尖快速在平板上点划的样子,偶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行备注的样子……都让他觉得安心而满足。

 

机舱里非常安静,只有引擎平稳的嗡鸣和极轻微的空调风声。

 

柔和的灯光洒下,将两人笼罩在一种静谧的、与世隔绝的氛围里。孟屿翻了几页杂志,感觉眼皮有些发沉。连续几天的忙碌加上暖意融融的环境,倦意悄然袭来。

 

他放下杂志,身体往座椅里陷得更深,微微侧过头,视线落在大力身上。

 

她似乎遇到了一个小问题,正咬着下唇,手指悬在平板屏幕上空,秀气的眉毛拧在一起,像在解一道复杂的公式。

 

孟屿无声地笑了笑,没有出声。他只是安静地看着她,看着暖光下她柔软的发丝,看着她专注时微微扇动的睫毛,看着她偶尔无意识地在笔记本空白处画下的小小涂鸦——那似乎是一个雪人的轮廓。

 

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淌。不知过了多久,大力似乎终于优化好了路线,轻轻舒了口气,合上平板,小心地放回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