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偶遇(第2页)
张伟努力咽下喉咙里那点不合时宜的哽意,露出一个尽量轻松的笑,“就是工作忙点,律师嘛,都这样。”
“忙归忙,饭要按时吃,身体是本钱!”
表姑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长辈特有的、有点霸道的关心,“以后啊,有空就常回来。苏州离上海近得很,高铁一会儿就到。回来了,阿姨给你做好吃的,保管把你掉的那些肉都补回来!”
“就是,”
阿辉接口道,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促狭,“张伟哥,你不知道,自从找到你,我妈这厨艺热情空前高涨,恨不得一天研究八个菜谱。你就当帮我们分担分担火力,不然我和我爸迟早得吃成球。”
“臭小子,怎么说话呢!”表姑作势要打,眼里却全是笑意。
餐厅里暖黄的灯光柔和地洒下来,映着碗碟里食物的光泽,也映着每个人脸上轻松的笑意。
碗筷碰撞发出清脆又家常的声响,混合着食物的香气和表姑温软的吴侬软语。
窗外是苏州湿冷的冬夜,屋里却像被隔绝开的一个温暖小宇宙。
张伟慢慢地吃着碗里的饭和菜,听着表姑絮絮叨叨地问他在上海的生活琐事——住哪里?远不远?
冬天被子够不够厚?律所同事好不好相处?阿辉时不时插科打诨,讲些自己工作上的趣事或者家里阿姨养的猫又闯了什么祸。
这些对话,琐碎、平常,甚至有点家长里短的“啰嗦”,没有惊天动地的情感宣泄,也没有刻意煽情的认亲场面。
它们像无数根细密温暖的丝线,悄无声息地缠绕上来,一层层裹住张伟那颗习惯了独自跳动的心。
张伟放下筷子,摸了摸自己确实有点鼓起来的胃,看着表姑和阿辉还在说笑的脸,一种从未有过的、沉甸甸的踏实感,悄然落在了心底。
这感觉,就叫“家”吧。他想。虽然迟到了很多年,但终究,还是找到了。
鸡汤的暖意还在胃里打转,表姑正兴致勃勃地计划着周末带张伟去尝尝地道的苏帮菜,阿辉则在一旁补充哪家的松鼠桂鱼最地道。
餐厅里的气氛松弛又温暖,张伟觉得身上那件穿了多年的旧毛衣都被烘得软乎乎的。
就在这时,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咦?这个点儿会是谁?”表姑有些意外,但还是起身,“阿辉,去看看。”
阿辉应了一声,刚走到玄关,门就被从外面打开了。一阵裹挟着寒意的风溜了进来,随之而来的是一道高挑窈窕的身影。
“阿姨,酱油买回来啦!您要的那款六月鲜,超市最后一瓶被我抢到了……”
清亮悦耳的女声带着一丝完成任务的小得意,却在看清餐厅里的景象时戛然而止。
张伟下意识地循声望去,目光撞进一双带着惊讶的漂亮眸子里。他嘴里还含着一口银鱼炒蛋,瞬间忘了咀嚼。
门口站着的,正是秦羽墨。
她穿着一件剪裁精良的浅驼色羊绒大衣,颈间松松围着一条深灰色的羊绒围巾,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利落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
她手里还拎着一个印着超市Logo的塑料袋,里面那瓶酱油的红色标签格外醒目。
冷风把她白皙的脸颊吹得微红,鼻尖也有一点红,更衬得那双眼睛水润明亮。
此刻,那双眼睛里满是错愕,正一眨不眨地盯着坐在暖黄灯光下、面前摆着鸡汤碗、嘴里鼓囊囊的张伟。
“羽墨?”张伟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赶紧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动作有点仓促,差点噎着。
他下意识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轻微的摩擦声。
“张伟?!”
秦羽墨的惊讶不比他少,她完全没料到会在这个陌生的苏州别墅里,以这种方式遇见他。
她的目光飞快地扫过他,又看向旁边气质温婉富态的表姑和一脸看好戏表情的阿辉,最后落回张伟身上,带着无声的询问:“你怎么在这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呃…我…”
张伟一时语塞,这情况太突然了。
表姑和阿辉也愣住了。表姑看看门口气质出众、明显和张伟认识的年轻姑娘,又看看自家这个突然有点手足无措的“侄子”,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带着浓浓的兴趣。
“哎呀!羽墨回来啦!”
表姑反应极快,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又了然的笑意,快步迎了上去,“外面冷坏了吧?快进来快进来!真是辛苦你了,还特意跑一趟。”
她非常自然地接过羽墨手里的塑料袋,顺便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姑娘,嗯,模样周正,气质也好。
“阿姨,不辛苦的,就在小区门口。”
秦羽墨回过神,迅速恢复了职场精英的从容,只是脸颊的红晕似乎更深了些,也不知是冻的还是别的。
她一边换鞋,一边忍不住又瞟了张伟一眼,眼神里带着点嗔怪和“待会儿再跟你算账”的意味。
“正好正好!”
表姑笑得眼睛弯弯,拉着羽墨的手就往餐厅带,“你看巧不巧!我们家小伟今天刚来!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刚找回来的侄子,张伟!小伟,这是羽墨,秦羽墨,就住我们隔壁那栋,欧莱雅的高级顾问,可厉害了!刚调来苏州分公司没多久,人特别好,经常帮我跑个腿什么的。”
“阿…阿姨!”
张伟被表姑这过于热情和直白的介绍弄得有点窘迫,感觉脸上又开始升温,他清了清嗓子,努力摆出一个正常的笑容,“羽墨,好…好巧啊。”
秦羽墨也调整好了状态,落落大方地伸出手,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张律师,是挺巧的。没想到在苏州还能碰到‘熟人’。”
她特意加重了“熟人”两个字,指尖微凉,轻轻碰了碰张伟温热的手掌,一触即分。
张伟只觉得那点凉意像小电流一样窜了一下,赶紧收回手,掩饰性地摸了摸鼻子:“是啊,世界真小…你也调来苏州了?”
“嗯,项目需要,过来支援几个月。”
羽墨点点头,目光扫过桌上丰盛的菜肴和那碗明显被喝掉不少的鸡汤,语气带着点调侃,“看来张律师的‘业务’范围拓展得挺广,都拓展到苏州的…家宴上了?”
她故意在“家宴”上停顿了一下。
“咳!这个…说来话长…”张伟尴尬地笑了笑,求救似的看向表姑。
表姑心领神会,立刻打圆场:“哎呀,都是缘分!羽墨还没吃饭吧?快坐下快坐下,正好!阿姨煲的鸡汤,可鲜了!阿辉,再去拿副碗筷来!”
她不由分说地把羽墨按在张伟斜对面的椅子上。
阿辉早就乐呵呵地跑去厨房了,回来时不仅拿了碗筷,还贴心地给羽墨也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羽墨姐,尝尝,我妈的独门秘方,张伟哥刚才都喝了两大碗了。”
“谢谢。”
羽墨接过碗,鸡汤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她小口喝了一下,确实鲜美,暖意顺着喉咙下去,驱散了身上的寒气。“嗯,阿姨手艺真好。”她由衷地称赞。
“喜欢就多喝点!”
表姑喜笑颜开,看看羽墨,又看看张伟,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逡巡,充满了长辈特有的、带着八卦意味的慈祥,“羽墨啊,你跟我们家小伟…在上海就认识?”
秦羽墨放下汤匙,拿起纸巾优雅地擦了擦嘴角,笑容得体:“是的阿姨,我们在上海就认识了。我们之前合租过。”她特意看了张伟一眼,眼神里带着点促狭。
“哦哟!我就说嘛!小伟一看就是有出息的!”
表姑更高兴了,转向张伟,“小伟,你看羽墨多好!人漂亮,工作好,性格也好!你们在上海就认识,现在又都在苏州,可得多走动走动!互相照应着点!”
她话里的撮合之意简直要溢出来了。
张伟正埋头对付碗里表姑刚夹过来的虾仁,听到这话差点呛着,脸更红了,含糊地应道:“嗯…嗯…走动…走动…”
秦羽墨看着张伟那副窘迫的样子,眼底的笑意更深了。
她倒是落落大方,对表姑笑道:“阿姨放心,张律师这么有名,以后在苏州遇到法律问题,我肯定第一个找他咨询。咨询费…不知道张律师给不给熟人打折?”她尾音微微上扬,带着点俏皮。
“打!必须打骨折!”
张伟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这话有点歧义,赶紧找补,“不是…我的意思是…熟人肯定优惠!优惠!”他端起茶杯猛灌一口,掩饰自己的语无伦次。
阿辉在旁边噗嗤一声笑出来,赶紧低头扒饭。表姑则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好好好!年轻人就该多交流!羽墨啊,以后常来家里吃饭!就当自己家一样!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窗外的寒风似乎被屋内更加升腾的热闹和某种微妙的暖昧驱散了。
鸡汤的香气混合着酱方肉的浓郁,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秦羽墨身上的清雅香水味——张伟记得,好像是香奈儿的邂逅,清新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偷偷抬眼,正好撞上羽墨带着笑意和了然的目光。
她似乎察觉了他的偷看,嘴角弯起的弧度更明显了些,然后非常自然地抬手,将一缕滑落的发丝轻轻拢到耳后。那截露出的手腕,白皙纤细。
张伟的心跳,莫名地漏跳了一拍,比刚才肚子叫的声音还要清晰。
他赶紧低下头,假装对碗里那块油光红亮的酱方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耳朵尖却悄悄红了。
晚饭后的气氛松弛而满足。表姑和阿辉在客厅里对着电视里的综艺节目笑作一团,阿姨在厨房收拾碗碟,传来细碎的水声和碗碟碰撞的轻响。
张伟觉得胃里暖融融的,饱得有点犯懒。他走到宽敞的落地窗前,想透透气,却被窗外铺陈开来的暮色吸引了。
冬日的夕阳像个巨大的、流着溏心的咸蛋黄,正缓缓沉入远处鳞次栉比的屋顶和树梢背后,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柔的橙红与淡紫。
余晖毫无保留地泼洒在别墅自带的小花园里,给枯黄的草坪、光秃的枝桠都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连空气都仿佛被染成了蜜色。
“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一个清亮含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张伟回头,看见秦羽墨也走了过来。她脱掉了厚重的大衣,只穿着贴身的米白色高领羊绒衫,勾勒出纤细的腰身和优美的肩颈线条。
她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红茶,倚在门框边,夕阳的光线恰好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轮廓,连细小的绒毛都清晰可见,整个人像被笼罩在一层柔光滤镜里。
“哦,没什么,看夕阳呢。”
张伟有点不好意思地挪开视线,也走到落地窗边,和她隔着一步的距离并肩站着,“苏州的冬天,夕阳还挺好看的。”
“嗯,比上海开阔些,没那么多人挤着看。”
羽墨抿了一口茶,目光也投向窗外那片绚烂的暮色,语气轻松随意,“刚吃太饱了,阿姨手艺真是没话说,那鸡汤,绝了。”
“是啊,表姑太热情了,我差点撑得走不动路。”
张伟笑着揉了揉肚子,动作自然,带着点被宠溺后的满足感。
他侧头看她,夕阳的光晕模糊了她精致的五官,却让那双眼睛显得更加明亮清澈。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对了,你怎么会…帮表姑去买酱油?还住隔壁?”
羽墨转过头,眼底带着了然的笑意,仿佛早料到他有此一问。“调来苏州后,公司安排的临时公寓就在这个小区。有次下班回来,在门口碰到阿姨拎着一大堆东西,袋子破了,东西撒了一地,我就帮了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