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就业指导老师(第2页)

 

“哦,没,没问题!特别好!”

 

唐悠悠赶紧摆手,心里那点小疑惑被眼前的实用书籍压了下去,“就是看你站那儿……看夕阳呢?挺好看的哈!”

 

“嗯,今天的晚霞很壮观。”

 

大力点点头,语气自然,走回书桌旁,“还需要别的吗?孟屿这里还有一些关于清代服饰和首饰的专门研究,可能更细一点。”

 

“暂时不用了不用了!”唐悠悠赶紧把两本书抱在怀里,像抱着护身符,“贪多嚼不烂!我先啃透这两本!等我成了钮祜禄·悠悠,再来借进阶版的!”

 

她做了个夸张的“本宫起驾”的手势。

 

大力被她逗笑了,很浅的一个笑容:“好。有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

 

“放心!抱紧学霸大腿!”唐悠悠抱着书,心满意足地往外走,“那我先撤啦!回去啃书!谢谢大力!替我谢谢孟老师的图书馆哈!”

 

“嗯,路上小心。”大力将她送到门口。

 

门轻轻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声响。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夕阳最后一点余晖,在墙壁上投下长长的、逐渐暗淡的光影。

 

大力没有立刻回到书桌前。她在玄关站了片刻,目光扫过安静得有些空旷的客厅,最终落在了客厅角落那个被擦拭得锃亮的胡桃木柜子上——那是孟屿的唱片机。

 

她走过去,脚步很轻。

 

打开柜门,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摞摞黑胶唱片,大多是古典乐,按照作曲家姓氏字母排列,一丝不苟。

 

指尖划过那些硬质的封套边缘,最后停在了一张熟悉的深蓝色封套上——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

 

她小心地抽出唱片,封套边缘有些微磨损,是经常被取放的痕迹。

 

指尖拂过光滑的盘面,能感受到细微的灰尘涩感。

 

她熟练地打开唱机的防尘罩,将唱臂轻轻抬起,移开唱针保护套,再将那张黑色的碟片稳稳地放在转盘上。

 

动作流畅,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细致——这些步骤,她看过孟屿做过无数次。

 

按下开关。

 

转盘发出极其轻微的低鸣,开始匀速旋转。她将唱针小心翼翼地、精准地对准了唱片外缘的沟槽。

 

“嗒…”

一声极其轻微的落针声后,寂静被打破。

 

舒缓、纯净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忧伤的旋律,如同清冽的泉水,从老式喇叭里汩汩流淌出来。

 

那是《卡农》开篇那熟悉得令人心颤的旋律线,由大提琴沉稳地铺陈开来,随后小提琴以同样的旋律温柔地追逐而上,交织、缠绕,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永恒追逐又无法真正重合的和声织体。

 

乐声并不宏大,在这空旷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又格外孤独。

 

它温柔地填满了每一个角落,却又在无形中放大了那份寂静。

 

大力没有回到书桌前,也没有再去窗边。她只是安静地站在唱片机旁,背对着那扇落地窗。

 

窗外,绚烂的橘红金紫已经彻底褪去,深沉的蓝黑色天幕上,城市的灯火如同冰冷的星辰。唱机旁一盏小小的暖黄色氛围灯,在她身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她微微垂着眼,目光落在旋转的黑色唱片上,看着唱针在细密的沟槽里稳定地移动,划出无声的轨迹。

 

暖黄的灯光勾勒着她低垂的侧脸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安静的阴影,随着音乐的起伏,几不可察地轻轻颤动。

 

那悠扬又带着宿命般循环往复的旋律,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着心弦。

 

空气里弥漫着旧时光特有的、带着点灰尘味道的温暖,混合着唱针摩擦唱片产生的极细微的沙沙底噪,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属于他的气息。

 

她没有动,只是静静地听着。仿佛这样,就能在这循环往复的乐音里,触摸到一丝远方的温度,或者,至少能让这空旷的房间,不再显得那么寂寥。

 

那旋律温柔地包裹着她,也无声地诉说着一种无法抵达的、永恒的追逐与思念。

 

就在那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旋律攀升到一个略带感伤的高点,即将迎来又一次循环时——

 

“笃笃笃!”

 

一阵果断有力、带着胡一菲鲜明个人风格的敲门声,骤然响起!像一颗尖锐的石子投入平静流淌的乐音之河。

 

乐声依旧在流淌,但那专注倾听的静谧氛围被瞬间撕裂。

 

大力整个人明显地一滞,仿佛从音乐的深海里被猛地拉回现实水面。

 

她迅速抬起头,眼中那片刻沉浸带来的、如同水雾般的柔和瞬间褪去,被一丝被打扰的仓促和惯常的平静取代。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带着点不舍般地,伸手轻轻按下了唱机的暂停键。

 

那未竟的余音戛然而止,只留下转盘空转的低鸣,在突然降临的寂静里显得格外突兀。

 

她快步走向门口,脚步比平时略显急促。

 

…………

 

酒吧里的空气混杂着啤酒花的微苦、炸薯条的油香,背景音是慵懒的爵士乐和几桌客人压低的谈笑。

 

她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四钻推荐,任何工作都能胜任的无敌可爱美女小强——陈美嘉,包邮价400元起拍——机不可失哦,亲?”一行大字赫然在目。

 

胡一菲指着屏幕,眉毛拧成了麻花:“你……把自己卖了?”

 

她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你又搞什么幺蛾子”的无奈。

 

“师傅,这不叫卖!”

 

大力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思考时的习惯动作),语气平静地纠正,“这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平台的个人服务技能短期租赁模式。

 

美嘉姐的行为虽然切入点略显……直接,但本质是个人价值的市场化尝试,属于自力更生范畴,值得支持。”她的用词精准得像在做案例分析。

 

吕子乔双手一摊,身体懒洋洋地陷在沙发里,眼神在陈美嘉身上溜了一圈:“别的不敢说,你是个地道的美女这点我承认。”他语气拖沓,带着点惯常的调侃。

 

陈美嘉立刻像只被捋顺毛的猫,得意地扬起下巴:“现在才知道,后悔了吧?让你以前不对我好!”她鼻尖微翘,带着点小傲娇。

 

“我的意思是,”吕子乔慢悠悠地补充,嘴角勾起蔫坏的笑,“你在地道里才算个美女。”

 

“噗!”曾小贤刚灌下去的一口啤酒差点喷出来,呛得他直咳嗽,脸都憋红了。

 

“我呸!”陈美嘉气鼓鼓地瞪了吕子乔一眼。

 

“美嘉,不是我说你,”曾小贤好不容易顺过气,擦着嘴,“哪有在淘宝上卖自己的?这跟裸奔有什么区别?万一……万一碰见变态、色狼、人贩子呢?”他掰着手指头,表情夸张。

 

胡一菲立刻反唇相讥:“你不一样?天天在网上卖你那点‘玉照’?”

 

“我那叫艺术照!很有纪念意义的!”曾小贤捋了捋他那标志性的油头,一脸“你不懂艺术”的表情。

 

“美嘉姐,”大力适时开口,声音清晰平稳,“从风险规避和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考虑,我建议你寻找一份更规范的兼职工作。既能满足短期经济需求,也能积累有效社会经验。”

 

“好主意!”

 

曾小贤立刻来了精神,仿佛找到了专业领域,骚包地摸了下头发,“你应该找一位有分量的推荐人!名人推荐信,那是求职的敲门金砖!懂吗?”他看向胡一菲,眼神暗示明显,“比如……我们这位德高望重的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