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兵临城下(第2页)

 面对刘继元的大开杀戒,郭无为肯定是傻眼了,但他完全不必害怕,刘继元很清楚自己能当上皇帝都是他郭无为的功劳,于是郭无为很快又成为了手握实权的北汉宰相,而且刘继元丝毫没有要加害他的心思。此时的刘继元不会知道自己的哥哥是怎么死的,他只知道郭无为对他有恩,所以他要报答郭无为乃至于无限制地信任他感激他。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仇必报的人通常也是有恩必报,说好听一点就是——恩怨分明,而刘继元恰好就是这样的人。 

 所谓做贼心虚,在刘继元刮起的血雨腥风面前,郭无为还是心虚了。刘继恩的突然翻脸以及刘继元的突然雄起让他之前的计划全部泡汤,而宋军又马上就要攻到太原了,此时的他可谓是焦头烂额。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件事的发生更是让他胆战心惊! 

 怎么了?赵匡胤给郭无为派来的那位特派员先生惠璘在听说宋朝的大军快来太原的消息后竟然跑了!主动跑去找宋军了! 

 也不知道他为啥要跑,是被佛门弟子刘继元的大变身给吓着了吗?还是说他担心宋军破城之后会把他给误杀了呢?抑或是他有重要情报要亲自说给何继筠或李继勋听呢?这些无从查证,但可惜的是他没跑了,他在半道上被北汉的边军给截住了,而且还被认了出来:这不是先帝爷身边的惠璘大人吗?你打扮成这样是要去干嘛啊?你不会是想要去投靠宋朝吧? 

 于是乎,惠璘又被押送回了太原。刘继元得知此事下令把这件事交给他的大恩人郭无为全权处理。郭无为被这事给吓得浑身冷汗直流,如果惠璘这小子是个软骨头把什么事都给招了,那他郭无为肯定死定了,可他又不能杀惠璘灭口,毕竟惠璘是大宋派来的特派员,于是郭无为随即就让人把惠璘给放了。这时候跳出来一个叫李超的北汉军官,他向枢密使马峰指控惠璘是个奸细,郭无为也不知道是怎么知道了这事,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李超直接就给砍了脑袋。 

 也有说法是郭无为把惠璘和李超都给杀了,但我认为他不可能杀惠璘,尽管这会让他暂时性地更安全,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从这件事中也不难看出在这段时间里郭无为的权力和地位以及他在刘继元那里所受到的信任是多么的令他人感到遥不可及,甚至连作为枢密使这种高官的马峰都不敢明目张胆地违逆他郭无为的意志。 

 事实上,郭无为这是一步险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尽管他权势熏天可他想把所有知情者都杀了显然不太现实。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事就被刘继元身边的亲信太监卫德贵给知道了。但是,卫德贵并没有轻举妄动,郭无为在这次的灭口行动中具体都干了什么无从查证,但应该是没有留下什么对他明显不利的把柄,也正是因为如此卫德贵才没有采取行动打倒郭无为。原因很简单,郭无为现在是刘继元的第一大红人,他卫德贵还不至于只是凭借一点的蛛丝马迹就向郭无为公开叫板。 

 对于郭无为来说,虚惊一场之后他现在又可以放松一下神经了,尽管现在大宋的军队现在已经攻进来了。 

 何继筠的大军到达太原地界后马上就又跟北汉军队交上了火。也许是见宋军的前锋兵力不怎么多,北汉人便主动出城来找何继筠干架,但结果仍然和上次一样,他们甚至是比上次败得更惨。这一次北汉人不仅连他们的两名领兵主将张环和石赟被宋军给活捉,而且还给宋军在战场上留了五百余的战马作为买路钱。德胜后的宋军趁势直追,但北汉人打仗不怎么行可运动神经却很发达,他们一顿猛跑进了城,宋军竟然没有追上。太原城的城门就此给关上了,宋军的大兵们在脑袋被碰了一头的大包后怒不可遏,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主意,他们一把火把太原城的延夏门给点燃了。当然,这门最后肯定是没烧坏,顶多就是点了一堆火,要不然宋军就已经就此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