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勇冠三军(第2页)
打下滁州后,柴荣给赵匡胤派了个秘书来管理滁州的政务。这个人的到来对赵匡胤往后的人生来说可谓是意义非凡,因为他的名字叫做赵普。
也就在这时候,周朝的大军在扬州遇到了麻烦。这时候的南唐远不是后来李煜当政时的那个南唐可以比拟的,他们的国力和军力此时都处在强盛时期,刘仁瞻、李景达、林仁肇、刘彦贞、朱元,这些人无一不是当时的铁血猛将。
面对南唐这帮猛将的猛烈反扑,赵匡胤的那位好兄弟韩令坤在打下扬州之后显得有些招架不住。他想开溜,可是柴荣不许,柴荣让赵匡胤带着两千人前去督战,也就是说如果韩令坤真的敢跑就让赵匡胤把他给就地正法。尽管这事赵匡胤不想干,可皇命难违,但更要命的是,当赵匡胤带着两千弟兄走到一个叫六合的地方时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南唐皇帝李璟的弟弟、南唐的猛将李景达带着两万南唐精锐气势汹汹地准备去偷袭柴荣设在寿州城下的御营,而赵匡胤这时候正好处在李景达这支大军的必经之路上。怎么办?赵匡胤只有两千人,对方的兵力是他的十倍,如果他跑了而导致柴荣的御营受到偷袭,那事后他保不准会被柴荣砍脑袋,与其如此他还不如战死在这里。
一番思量过后,赵匡胤下令就地设寨并竖起他的赵字号帅旗,但他这样做也只能起到疑兵的作用从而来暂缓李景达的行动,同时他也希望能用他的名头来震慑对方。本就是去搞偷袭的李景达在看见赵匡胤的营寨和无数的旌旗之后竟然做贼心虚不敢进兵了,他没想到赵匡胤竟然会知道他的偷袭计划,他以为赵匡胤就是专门来堵他的,但其实这完全就是赶了巧。赵匡胤哪里知道会跟他撞上,早知如此他也就不会只带两千人过来。
面对强敌,赵匡胤这边其实也是紧张得要命,他不敢主动去挑战,那样无疑就是在找死,他只能虚张声势,只能尽可能地拖住李景达。几天之后,李景达终于是坐不住了,赵匡胤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李景达向他主动发起了攻击。赵匡胤只能应战,而他的策略是赌博性质的孤注一掷。
当李景达试探性地向赵匡胤发起攻击时,赵匡胤命令手下所有将士全体出击向李景达的军队发起决死攻击,他向全军发出严令:但凡有后退者当场阵斩,而他就是那个亲自负责执行战场纪律的人。在这样的军令面前,赵匡胤的这些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就像一群猛兽一般向南唐军队发起了强劲的反冲锋。李景达做梦也不会想到赵匡胤会在一开始就押上自己的所有本钱,因为这不符合战场规则,他也不知道赵匡胤到底有多少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