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宗登基(第2页)
赵光义则流泪回道:“共保富贵,皇嫂勿忧也。”
不知道看到这个故事大家会怎么想?司马光生于1019年,他出生的时候赵匡胤已经死了四十三年, 而作为赵光义直系子孙的臣子,他对赵光义如何从自己侄儿手中抢到皇位这事自然不敢有所妄言,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否认赵光义在继皇帝位时的吃相不是那么的好看。或许当晚的具体细节并非如司马光所描述的这样,但在这件事情上司马光显然不会捕风捉影乱说一气,基本的事实以及关键的人物应该是可以相信的。那么,我们在这里就必须得注意到两个人:王继恩和程德玄。
赵光义很早就在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把自己的手伸向了赵匡胤身边的人,无论是边关的地方大员还是禁军的高级将领抑或内宫里的太监,他的触角无处不在,而这个王继恩很显然就是被他所拉拢的人之一。前面说到过赵光义曾试图拉拢禁军将领田重进的事,尽管田重进拒绝了他的拉拢让赵光义感觉很是没有颜面,但田重进这样的人显然是少数,更多的人无疑都被赵光义给成功拉下了水,比如这个王继恩。
赵光义的权势和地位注定了很少有人敢拒绝他的主动示好,否则仗着赵匡胤对他的宠信,他随便找个名目都能让那些敢于拒绝他的人吃不了兜着走,如此这般再加上金银之类的好处,赵光义的这艘船到最后指定是人满为患。可以说,王继恩违逆宋皇后懿旨的这种行为几乎可以判他个满门抄斩的重罪。他王继恩难道不知道自己那样做的后果吗?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不,他知道,可他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宋皇后叫他去找赵德芳,可他去找了赵光义,为什么?皇位更替这种事本来就是父死子继,他如果不想让赵德芳当皇帝,那他可以去找皇长子赵德昭,可他偏偏去找了赵光义?这里面难道没有问题吗?这件事难道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另一个人就是程德玄。
在《宋史.程德玄传》里面白纸黑字地记着一行字:“善医术,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颇亲信用事。”
请问,这样的一个医术高超的人为何偏偏赶在这么一个如此敏感的日子里出现在赵光义的府中?而且王继恩去找赵广义的时候已经是四更天了,这个时候他不在自己的家里睡觉反而待在赵光义的家里睁着眼睛数星星,他这是为何?司马光在《涑水记闻》里的说法是:程德玄这天晚上出现了幻听,他听见有人在叫他——说是赵光义找他过去,可他前后三次只闻声却不见人,所以他就跑到赵光义家里来看个究竟,没想到正好跟王继恩遇上了。对此,我只想说,如果这种说辞有人也信的话,那这个人真的适合当一个傻白甜。
再又想到这天晚上赵匡胤和赵光义在宫中饮宴,赵光义凌晨时分离开皇宫,然后赵匡胤几个小时后在睡梦中离奇死去,再然后又是王继恩跑去找赵光义,而那个医术高超对药物很有研究的程德玄此时也瞪着大眼睛在赵光义的家里数星星,他似乎正在等着什么事情的发生。
结合这一切,请恕我阴暗心理发作:老程配药,赵光义带药,王继恩下药,如此一来,后面的这一些事就完全接得上头了。当然,必须声明,这只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