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水上浮萍(第2页)

 冯道到了辽国之后,耶律德光对其礼遇甚厚,其日常待遇甚至与辽国的宰相齐平,冯道对此也是几次上表向耶律德光表示感谢。眼看这个老家伙似乎还挺上道,耶律德光便主动邀请冯道留在辽国做官,冯道这要是答应下来可就是石锤的汉奸了。他巧妙地推辞道:“我们晋国与辽国是父子之国,如此说来我在两国都是臣子,我在哪儿做官不都一样吗?”

 耶律德光不死心,他把冯道强留了下来,这一留可就是整整两年的时间,出使辽国之前他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在这两年里,冯道虽然没有领受辽国的官职但一直都以“晋国驻辽国大使”的身份待在辽国,耶律德光对他的赏赐依旧不断,但冯道无论怎样就是不肯松口改当辽国的官。

 为了回到中原,冯道耍了一个花招,他把耶律德光的赏赐全都拿去买了薪炭并对左右说道:“北地天寒,我年老不堪忍受,所以要早做准备。”

 他这意思就是他准备就此老死在辽国,见此情形,耶律德光只好认输,他决定放冯道回去。冯道这时候却反其道而行,他主动上表说自己想留在辽国养老,而且是前后三次上表。这招以退为进真的就让耶律德光中了计,耶律德光对其请求一律拒绝并让冯道赶快离开,他可不想一直养这么一个“白眼狼”。

 这还没完,冯道磨磨蹭蹭了一个月之后才决定动身回国,而且每次到了驿馆时都要停留好几天,这样磨了两个月后他才走出了辽国地界。过了边境后,冯道突然命人策马狂奔,目的地就是后晋的都城开封。

 史料里有一段对话足以说明这其中的蹊跷,冯道的随从问他:“别人能从辽国生还都恨不能肋生双翼赶紧走人,老爷您为什么还要在辽国的各处驿馆留宿逗留呢?”

 冯道回道:“纵使我们急速赶路,若辽国人真要追赶,我们也终究还是走不掉,但我们慢慢走反倒更安全。”

 回国后,冯道被石敬瑭再又加封为司徒兼侍中并进封为鲁国公,而这时候的冯道也已经五十七岁了。

 三年后,石敬瑭终于下地狱了,他的养子石重贵继位,冯道再又被加封为太尉并改封为燕国公。两年后,冯道受人排挤被任命为匡国军节度使再次出镇同州。不久,冯道又移镇南阳改任威胜军节度使。如同多年以前那样,他又一次被高高挂起。

 这时候的石重贵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短路了。这个小伙子突然雄性荷尔蒙爆表,他不但鄙视石敬瑭的卖国卖地行为,而且还下令全境的军队做好与辽国开战的准备。简单说,石重贵不想继续给耶律德光当孙子,也不想再让后晋向辽国称臣,他想要跟辽国平起平坐,他还想把石敬瑭送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给夺回来。

 本来很听话的孙子突然反了,耶律德光为此而大怒,他亲自带兵南下向石重贵兴师问罪。可惜了石敬瑭的这个勇气可嘉的儿子,他老子要是有他半点的血性和骨气也不至于让历史变成那个样子,但实力才是最后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后晋在整体国力上本就弱于辽国,另外再加上以杜重威为首的一众叛将临阵反水,后晋经过三年的交战最后还是被耶律德光的军队给攻破了都城。随着石崇贵的被生擒,后晋就此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