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千秋美梦
围攻太原的军队派出去了,打援的任务也分派下去了,接下来赵光义就该坐在他的金銮宝殿上等待胜利的战报了吧?按理说应该是这样,但志向远大且雄心勃发的赵光义不想这样,他接下来的决定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他下诏自己要御驾亲征!
已经基本上做到了全国一统的宋朝以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兵强将去打一个小小的北汉竟然需要皇帝陛下御驾亲征?这已经不是杀鸡用牛刀了,而是杀鸡用大炮。当时的大臣想必都不知道赵光义为何要如此,而赵光义也不会说,因为这里面有他的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一旦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将会坏掉他的大事,所以他绝不能说——至少现在他不能说。
对于赵光义这个决定肯定是有人强烈表示反对,尤其是他的宰相集团,但这事在史书里没有记载,而作为一个强势的帝王,某件事一旦下定了决心他就一定会去做。皇帝御驾亲征这种事其实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五代的皇帝几乎都是刀枪剑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上战场实在是不值得大书特书,可赵光义不一样。他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尽管他没少杀人,可在战场上杀人与他运用权谋之术杀人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不管这些,他只知道自己的内心迫切地想要去体验一把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与敌人正面对决并最终战而胜之的快感。
说到底,赵光义还是太想超越他的那个在战场上神武天纵以及在宋朝建立之后拓疆万里鲸吞数国的哥哥了。在自己哥哥的这些功绩面前,赵光义无疑是自卑的,虽然继位之后他在皇帝这个位置上的表现可以说是近乎于完美,可暗地里指不定有多少人在嘲笑他只是一个站在哥哥肩上摘桃子的小弟弟。就连赵匡胤当皇帝这事都被后世的无数喷子和道德帝指责了千年之久,赵光义自然更是难逃此劫,所以他必须要用实际行动去堵住那些人的大嘴。
心思敏感的赵光义当然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儿,相比他的哥哥,他的差距也就剩下建功于沙场。如果他能御驾亲征并就此覆灭连柴荣和赵匡胤都奈何不了的北汉,那么又有谁还会嘲笑他只是个军事理论家和超级军事发烧友呢?到了那个时候,他以一统天下之功矗立在这人世之间,那他的历史地位又该提升到何等的高度呢?会不会就此超过锋芒毕露的五代第一大帝周世宗乃至是超越他的哥哥宋太祖呢?如果再更进一步,他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并降服了辽国,那他会不会因此而与伟大的秦皇汉武以及天可汗唐太宗并肩而立呢?
想及于此,赵光义不禁兴奋得手脚发颤,但皇帝亲征,那么又该由谁来留守国都呢?赵匡胤亲征之时,留守京师的任务交给了时任开封府尹兼晋王的赵光义,如果照此旧例,那么这个重担就该由现在的开封府尹兼齐王赵廷美来肩负,而赵光义最初也是这样安排的。就在赵廷美心里美滋滋地准备应承下来时,他的幕僚、开封府的判官、同时也是已经故去的前参知政事吕余庆的弟弟吕端却极力建议赵廷美不要答应此事。
吕端这个人虽然外表是一个五大三粗甚至是一个极度富态的大胖子,但他的内心却是细腻如丝,他早就看穿了赵光义这个人生性多疑的本质。于是他对赵廷美直言道:“陛下外出征战,大王的身份又如此敏感,我建议你应该请求随行侍驾,留在京师对你而言绝非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