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代父受遣(第2页)
赵元佐就是这样。赵德昭和赵德芳这两个堂兄的死所引起的非议已经让他开始怀疑乃至是鄙视自己的父亲,而当他亲眼目睹三叔所遭遇的一切迫害之时,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父亲的真实面目。或许他也知道赵光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可是他对于自己父亲用如此卑劣的手段为他争取到皇位继承权而感到愧疚和羞耻。他恨自己的父亲,当然也恨自己父亲的那些帮凶和爪牙,诸如赵普和柴禹锡。
联想到赵元佐在被封为楚王之后赵普突然就被罢相,这里面的原因或许跟赵元佐不无关系。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赵元佐也选择了面对现实,他的三叔已经被自己的父亲给彻底打倒了,他接受了这个事实,他虽然奈何不了自己的皇帝父亲,但他要让赵普付出代价,他要为自己的三叔找回一点公道。至于他敢于这样做的理由和资本,很简单,因为赵光义器重他并把他当成了接班人来培养,可以说他赵元佐越是表现得有情有义,赵光义就越是觉得这个孩子他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假如往后的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继续下去,那么赵元佐的人生和命运可能也就将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他很有可能就真的会接替赵光义君临天下。然而,世事难料。
转过年来时间进入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年有两个年号,分别是太平兴国九年和雍熙元年。这年年底赵光义决定改元为雍熙,与太平兴国元年一样,雍熙元年也只存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打卡收工。
雍熙——这是一个将会因为一场战争而被永载史册的年号,不过,这场让当时以及后世的汉人捶胸顿足的战争此时还远未到来。对于赵光义来说,这一年刚一开头就没有个好彩头。先是他的宠臣、前枢密使石熙载死了,紧接着赵光义得了一个让他为之而震骇不已的消息:早前被他贬到房州安置的赵廷美突然死了,年仅三十七岁。
得知这个消息,赵光义当着群臣的面是当场痛哭流涕。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鳄鱼的眼泪,正如当初赵匡胤驾崩之时赵光义也是哭得死去活来,但生而为人赵光义也是有情感的。他只比赵廷美年长八岁,可以说他是看着赵廷美一天天长大的,要说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兄弟之情在他眼里完全就不值一提无疑是说不过去的。我相信他的悲戚是发自内心的,但他定然也不会为自己对赵廷美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悔恨,在天下至尊的诱惑面前,父子伦理和兄弟之谊都会变得黯然失色,这就是身在帝王之家的悲哀和不幸。
为表追思,赵光义追封赵廷美为涪王,赐谥号为“悼”并为其发哀成服。就在他沉浸在无限感伤的时候,另一件让他痛心疾首的事紧接着也发生了——他的长子赵元佐因为赵廷美之死而精神崩溃以至疯癫!
得知赵廷美突然亡故,赵元佐心痛如绞,急火攻心之下他几乎就是在一瞬间完全神志崩溃。他实在是不能原谅自己的父亲,更不能释怀自己是赵光义儿子这一事实,他认定害死他三叔的人就是他的父亲,这一切最终促成了他的疯癫。
这个重情重义的少年郎此时才十九岁,这正是一个人感情最为激烈和炙热的年岁,因为赵廷美之死的巨大打击让赵元佐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掌控力。他变得性情残暴,开始在自己的府中随意杀伤自己的侍从,身边之人稍有过失或失当就会被他拿刀乱砍,而他但凡看见府中的仆人从他院前经过就会以弓箭予以射杀。总而言之,他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和狂躁症患者。赵光义亲自对他进行劝诫但却毫不起作用,为了治好元佐的病,赵光义遍寻名医为其诊治但却收效甚微。
这个有着大好前程甚至是皇位就近在眼前的青年就这样毁了。当然,与其说他是被人给毁了,还不如说是他自己选择了自我毁灭。他心中神圣而不可侵犯和亵渎的情义让他把自己给毁了,那顶让无数人为之而发狂的皇冠就此与他是渐行渐远。
尽管如此,赵光义还是没有放弃对赵元佐的治疗。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元佐的病情终于开始出现好转。赵光义于是大喜,他特意为此而大赦天下希望能够以此感动上天让元佐彻底好过来。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九月九日,赵光义这天在宫中举行重阳节家宴,他的所有子女都在这一天进到宫中宴饮。考虑到元佐的病情刚刚有所好转,所以这一次的家宴赵光义就没有安排元佐出席,但他不会想这样的安排会引发怎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