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良将之殇(第3页)

 对于杨业的这个要求,潘美同意了,王侁也没意见。在这份新的计划里,杨业的任务就是前去挡住辽军,然后老百姓趁机撤离。如果杨业能够独自完成这个任务甚至是将辽军给打退了,那么此战杨业将立下头等军功。反之,他将用自己以及所部将士的生命为代价去保全数州百姓的性命,而王侁同志也将在事后给他申报革命烈士的荣誉称号。

 也请大家注意这时候主帅潘美的反应。他这个时候几乎一句话也没说,作为主帅这有些反常,毕竟最后拍板的人应该是他。作为一代名将,潘美不会不知道杨业这样做很有可能会有去无回,可他为什么不阻止?他为什么不驳斥王侁呢?杨业难道不是他的得力下属吗?那些兵难道不是他的兵吗?眼看着这些人往虎口上撞,他就不心疼吗?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监军这个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所谓监军就是皇帝为了掌控军队的行动甚至是思想动态而派驻在军队里的亲信,这些人里面有太监也有皇帝信得过的近臣。前面也说了,监军代表着皇帝,他有着钦差大臣之权,必要时甚至可以制衡甚至节制军中主将。也就是说,潘美和杨业尽管是西路军的主帅和副帅,可如果王监军站起来大声说话,那么这两人都得缩一下头,要不然战后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监军大人回京向皇帝述职的时候只是一句话就能决定前方将帅的生死荣辱。

 关于监军有多厉害有多让人忌惮,这里有几个例子可供参考。

 在白马岭之战中,宋军的石岭关都部署郭进率领所部将士斩杀辽军万余人,而他的监军就是无论资历和战功都远不如他的田钦作,但最后郭进却在自己的军营里被田钦作这个贪赃枉法的小人给逼得上吊自杀。还是白马岭之战,辽军主将耶律沙不同意在未知宋军虚实的情况下贸然渡河发起攻击,可随行的监军大人耶律敌烈却不管不顾亲自率领大军向宋军发起了攻击,而身为大军主帅的耶律沙竟然无法阻拦。

 再者就是宋辽满城之战时的李继隆。当时面对韩匡嗣十万辽军的蜂拥而至,宋军却是排成八个独立的方阵去迎战。各位征战多年的大将军都知道应该变阵,可皇帝陛下命令不得随意更改他的作战计划,否则以违抗君命论处。眼见宋军就要因此而遭遇大败,赵延进提议变阵并说愿意承担更改圣谕的罪责,可李汉琼、崔翰等人还是不敢动,最后是刚刚在军界冒头的年轻后生但却有着监军头衔的李继隆提出变阵才让这些大将军们放下了思想包袱继而合兵一处并大败辽军。

 监军这个东西之可怕以及权力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了吧!

 因此,当监军大人王侁把忠诚这面大旗挥舞起来的时候,杨业选择了冒死出战,而潘美则是不敢吱声。放眼古今,像王诜这种人在军队里面可谓是比比皆是,这种人别的本事没有,但说大话举大旗扣帽子的本事却是近乎于无敌的存在,好多能征善战的国之良将到最后硬是被其活生生地用一张臭嘴给弄得晚节不保甚至是兵败身死。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