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杨业之死(第3页)
众人皆被杨业的这一番话所打动,他们纷纷流泪不止,最后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去。杨业也不再强求,面对已经迫近的辽军,决心以死殉国的杨业拿起兵器骑上了战马,他向着对面的辽军义无反顾地杀了过去,在他的身后是一百多个同样决心在此地以死报国的热血男儿。
杨业大喝着冲入了敌军阵中,他先后击杀辽兵数十人、身中十余刀仍然奋力死战,而他身边的士兵则相继倒下。此战之中,杨业的儿子杨延玉战死于敌军丛中为国殉难,岳州刺史王贵张弓搭箭射杀辽兵数十人,最后他的箭都射尽了,他又再以双拳击敌,前后再又毙敌数十人,但最终他还是因力竭而被辽军斩杀。
战至最后,宋军全都战死了,只剩下了杨业一个人。此时的杨业也已伤重力尽,更要命的是他的战马也身受重伤以至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人马皆重伤之下,杨业策马躲进了一片密林,但他那一身显眼的大将战袍在密林间隐约可见,辽将耶律奚低一箭射过去正中其身,杨业翻身落马被辽军生擒。
擒获宋军大将杨业让辽军上下是兴奋不已,耶律斜轸亲自来看他的这个俘虏,但他是来羞辱杨业的。他对杨业说道:“你和我大辽争斗了三十余年,今日却终成我的阶下之囚,你不觉得羞耻吗?”
杨业的回答尽显其英雄本色——有死而已,吾何惧哉!
耶律斜轸本想着拿杨业这个被俘之人大做文章,可杨业没有遂他的心,杨业被俘之后绝食三日而死。
故事归故事,真相归真相,情怀归情怀。杨业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还需要冷静去看待,宋朝的史书说他是主动绝食而亡,但杨业重伤被俘直到最后以身殉国其死因只有辽国人才是最有发言权的,杨业的死因在辽史的记载里是——“疮发不食,三日死”。就是说,杨业极有可能是因为身体上某个部位的外伤导致其无法进食而亡,那么他的这个创伤很有可能就是咽喉或下颚,但考虑到他被俘之后还跟耶律斜轸有过态度强硬的对话,那么这个导致他无法进食的伤处很有可能就是在下颚,至于是刀枪伤还是箭伤就不得而知——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种推测而已。
杨业死了,耶律斜轸没有给予杨业应有的尊重,他将杨业的首级砍下,然后传送给了辽国的皇廷。萧燕燕再又命人这位宋军西路军副帅的首级送给幽州的耶律休哥,她还特意传旨让耶律休哥将杨业的首级传示辽国三军以壮军威。
在得知杨业死亡的消息并追查其死因之后,自觉被辽国严重羞辱的赵光义对造成杨业败亡的三个主要责任人做出了处罚:主帅潘美被连降三级,检校太师变成了检校太保,罪魁祸首、西路军监军王侁被革去官职并流放金州,为王诜帮腔的刘文裕流放登州。杨业被追赠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赵光义另赐其家布帛千匹、粮千石,杨业的长子杨延昭被加封为崇仪副使,杨业的其余五个儿子以及和杨业一同战死的王贵的两个儿子被朝廷特录为宫廷供奉官或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