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腐儒之见(第2页)
我们话分两头。
客观地说,赵光义对李继迁的大举围剿确实对西北各州的民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正如宋辽战争造成了河北大地的满目疮痍。尽管战争是在党项境内进行的,可西北各州为了支援前方战事确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本来是要耕种土地的大量精壮劳动力被抽调到前线去运送军粮,土地荒废无人耕种,民夫在运粮过程中以及在李继迁的袭扰中死伤无数,而后来的地震更是让西北各州老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以至于盗匪丛生商路断绝。
以上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以及因为这场战争所造成的事实,我们不否认和回避它,但如果要把这一切的责任都归咎于郑文宝和赵光义身上,那么我只能说这种论调实属荒谬。照此理论,抗战时期我们国家和民族遭受空前的摧残是不是也是因为我们去抵抗才导致的?如果我们什么都顺着日本人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如果我们对日本人释放出足够的善意,他们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这样我们就能感化他们,然后他们就不再对我们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并被我们的仁德和善良感动得哭天喊地就此天下太平东亚共荣?
何其谬哉!何其蠢哉!
不过,先别忙着动气,我们再来看一篇有关于李继迁和西北局势的奏疏。这份奏疏的作者是宋朝的吏部郎中兼直集贤院田锡。这人可以说是北宋前期可与王禹偁并列的嘴炮王(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损之意),此二人都以敢于直言以谏而着称,他们不但敢对宰相挑毛病,皇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也是敢于直言以谏,用赵恒的话来说这两人的作风就是——颇有大臣风范。
田锡在奏疏里说道:“对老百姓来说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少徭役和宽税赋,最大的祸害莫过于逢战事和支援前线。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放弃灵州从而不在此地与李继迁继续纠缠,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用跟李继迁交战,老百姓也就可以安心种地,西北诸州也就安宁了,全国也就没有什么动荡,而我们的周边也就此清净。
经过上次与李继迁的大战,西北诸州现在是不胜困弊,土地无人耕种,各种天灾相继发生,各地相继粮食告罄。如果此时李继迁再次大举作乱,而辽国人又趁机在北方发难,那我们怎么应对?西北又何时才能获得安宁?
如果因为战乱和粮食危机致使西北大乱,势必导致匪患加重继而祸乱地一方,王小波、李顺的前车之鉴不可忘。西北一乱,蜀川也必然不稳定,辽国若此时发兵南下我们就难以应付,到时候恐怕福建、吴越、江南和荆湖等五代时期的割据之地也定然会有居心叵测之人趁机起事,那时候国家可就彻底乱套了。臣这话这绝非是在危言耸听,望陛下深思。
为此,臣希望陛下能够以德治国,以诚信感动神明,以德行感动天地。我们不要打仗了,我们要大力发展农商并适当减免各种赋税,然后把西北各地的那些流民收容起来让他们当兵或是去开垦荒地并给他们提供粮食种子,另外还应该免除他们五年的租赋。如此一来,十年之后西北大地必然是一番新的天地。老百姓有地种就有饭吃,这样何愁会有匪寇滋生?民生既定,西北即安,天下亦安。(多么高深和高明!问题是,你不去招惹李继迁,难道他就会因此而放过你这个软乎乎的又白又胖又有钱的老好人?做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