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受贿丑闻(第2页)
事情办成了也就该收费了,王钦若这边就命祁睿赶紧去催银子,可谁知道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任懿的母亲过世了,于是这就有了仁雅和尚的那封催债信的诞生。
整个事件看上去就是一道隐秘而复杂的流水线作业,任懿、仁雅、惠秦、宁文德(徐兴)、李氏、祁睿、王钦若,这些人都是单线联系但却彼此连成了一个串。这就像顺藤摸瓜,御史台的官员们一路摸下去就摸到了王钦若这个最大的瓜。
这时候的御史中丞大人是谁?曾经的参知政事赵昌言!这些年赵昌言尽管努力奋斗但终究没能再度入主中书省,这一下他可算是找到了一个发泄口了。他直接找到赵恒并参了王钦若一本,同时他提请将涉案的王钦若的门客宁文德以及府中仆人下狱问罪。
王钦若可是赵恒的宠臣,因此赵恒没有当即回复赵昌言,而是秘密召来王钦若询问此事。王钦若当场矢口否认有此事发生并说祁睿这些日子根本没出过门,而那个叫惠秦的和尚更是从来没有进过他家的大门,这件事纯粹就是有人在对他进行诬陷和栽赃。
赵恒就此选择了相信正被自己宠幸的王钦若,他转过头又找来赵昌言,说道:“爱卿啊,朕觉得这事不符合逻辑和常理啊!朝中之人都知道朕待王钦若不薄,他如果缺银子了大可亲自向朕索要就是了,而朕肯定也会给,他又何必要向他人索贿呢?而且还是这么区区几百两而已。再者说,王钦若乃是朝廷重臣,岂能轻易地就让他惹上刑狱之事?如此成何体统?朝廷的颜面又何在啊?”
体统?赵昌言可不吃这一套,王钦若敢做这种事又何来的体统?他坚决要求治王钦若的罪,可赵恒要保王钦若的决心比他还要坚决,争执的结果就是赵恒没有妥协,而赵昌言以及他的御史台反而被赵恒一脚给踢出了此案。赵恒下令此案转由翰林侍读学士邢昺、入内副都知阎承翰、工部郎中边肃、虞部员外郎毋宾古一道重新审理。
这一审突然间就画风突变,因为当事人任懿改口了。他说他的大舅子张驾认识一个叫洪湛的官儿,他俩还一起去拜访过洪湛并送了两百颗石榴和百余斤木炭。他承认自己确实找过仁雅和惠秦两个和尚并请他们帮忙贿赂科考的主考官,但这钱到底是许给了王钦若还是洪湛就不知道了。
皮球又被踢给了四位主审大人,而就在这时无比诡异的事情相继发生了:任懿的大舅子张驾此时已经死了,王钦若的门客宁文德和仆人徐兴忽然间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王钦若府中的仆人全都换了,这些人根本不认得涉案的惠秦和尚,他们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这个惠秦是否来过府中。关键的证人和涉案人员都没了,这个案子眼看就将成为一个无头公案,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四位主审大人一口咬定就是这个洪湛收受了任懿的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