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西线反击(第2页)

 终北宋一朝,自高琼开始,高家总共有七个人先后被追封王爵,而为将之人更是高达三十多个。高琼、高遵裕、高滔滔,这三个人都对宋朝的国运走向得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高琼促成了赵恒不久之后的御驾亲征,澶渊之盟他高琼可谓是功不可没,而这个高遵裕就不那么光彩了。高遵裕是高琼的孙子、高继勋的儿子,宋神宗时期的北宋五路大军攻伐西夏之所以最后功败垂成,他高遵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说他是北宋的历史罪人都不足为过。

 至于这个高滔滔,她是高琼的曾孙女,高家人之所以在后来的宋朝顶级权贵阶层里拥有那般隆重显赫的地位正是靠了高滔滔这个女流之辈,因为她是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曙的正室、宋神宗赵顼的亲妈。宋神宗死后,下令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并在随后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予以废除的人正是这个被保守派歌颂为“女中尧舜”的“奇女子”。

 请注意,我这里打了两个引号,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后面会细讲,而且后人对她的评价可谓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有这样的一个“杰出”的后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高家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死后多年被追封王爵。

 话题稍微稍微扯远了一些,我们还是把话题回到高继勋的身上。

 得报五万辽军进逼岢岚军,高继勋立马带兵赴援,他成功地赶在辽军到来之前进驻岢岚军城。此时辽军驻扎于一个叫草城川的地方等待与宋军交战,高继勋亲自登高远望以察敌势。要说这个高继勋可谓是绝对继承了其父早年的混不吝性格,别说是辽军,就算是面对阎王爷他都敢瞪眼龇牙,他一回到城中就说出了自己的破敌之策。

 他对朝廷从开封特意派来的岢岚军使贾宗说道:“我刚才出去看了一下,辽国人虽然人数很多但却阵型散乱,他们的主帅显然是根废柴。我军虽然兵力比不了他们,但我们可以出奇制胜。待会儿我率军出去挑战,而你就带人去寒光岭一带去设伏,我到时候会佯装败逃并把辽军引到你的埋伏地点,到时候我们再对其群起而攻之,辽军必然大败!”

 公元1004年闰9月27日,也就是在赵恒接到王继忠那封书信的第三天,宋朝的并、代钤辖高继勋亲自带兵冲向了驻军于草城川的数万辽军。

 一番厮杀之后,高继勋按照事前的计划开始带着宋军往南“溃逃”,辽军自然是在身后一顿猛追。可是,这里可不是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这里是山西,而且还是山地,辽国人非但不能追上高继勋的“败兵”,而且他们也看不见前方隐藏在枯草和山坳里的宋军伏兵。等到辽军全部进入寒光岭的伏击圈后,随着贾宗的一声令下,埋伏在山野各处的宋军伏兵四起,而高继勋则带领他的“逃兵”返身又杀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