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尘埃落定(第2页)

 五、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这两份誓书写好之后,赵恒加盖上宋朝的国玺,然后这两份誓书还得再去辽国那边再盖个章,最后辽国再将一份由耶律隆绪署名并加盖印玺的誓书送回宋朝这边。在这之后,盟约即成!

 写好誓书的当天,赵恒心情大好,他在行宫的南楼大宴文武百官,辽国使者姚柬之也一并受邀出席。借此机会,姚柬之向赵恒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陛下,眼下两国和约已成,我们不日就将启程回国,但是我们担心在回去的路上会被不知两国已经议和的宋军所攻击,还望陛下许以便利。”

 这一点姚柬之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赵恒随即命人向北方各地的宋军紧急传命放辽军北返。

 一天之后,姚柬之带着宋朝的西京左藏库使李继昌回辽营,随后李继昌带着由耶律隆绪加盖了印玺的誓书返回澶州。

 至此,澶渊之盟正式尘埃落定!

 十二月十日,辽军开始撤军,赵恒则在澶州与军民举行各种形式的欢庆活动。直到辽军于十八日这天完全撤出宋境之后,赵恒才在次日从澶州启程返回开封。

 我们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讲述这澶渊之盟的前后过程,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些细节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和走向的澶渊之盟的性质究竟为何?关于这个问题,历代的学者和研究者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答案,我在这里不予转述,这里只是想说说我个人对此的一些看法。

 现如今只要一提到澶渊之盟,很多被他人洗脑的人脱口而出的就是屈辱或耻辱二字,别有用心者甚至以此来极度地抹黑和贬低赵宋王朝。可是,这盟约真的就是耻辱吗?这真的就像是诸如中英《南京条约》一样的不平等条约吗?

 先说那所谓的屈辱和耻辱。宋辽两国为兄弟之国且宋朝皇帝赵恒为兄,这何来的屈辱和耻辱?难道石敬瑭那样的明明比耶律德光年长却要称其为父的父子之国才叫做有尊严吗?

 再说不平等。盟约里明确规定两国都不得在边境上新修工事和增筑营寨,这不是单单只用来约束其中的某一方,而是对双方都具有约束性,这里何来的不平等?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我这是在避重就轻,因为最关键的一点我没有说,那就是宋朝每年要给辽国人的三十万岁币。请注意,这里并不是三十万两白银,这里面的大头是二十万匹绢。对于商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宋朝来说,给出这二十万匹绢绝对不会像唐朝那样觉得肉疼。但是,不管怎样,在某些人那里这就是极具有耻辱性质的赔款,你宋朝既然很厉害那又何必要给辽国人钱?你怎么不叫辽国人给你钱或者不用给钱也能达成和约?

 关于这一点,我还真的不打算给宋朝和赵恒洗地,但要说这就是屈辱我却实难苟同。借用一种观点来说,汉唐两朝为了稳住异族不但要给对方送去钱财还要把公主嫁过去,这又算是什么呢?而且,即是如此,匈奴和吐蕃也没有因此而变得乖巧反而还时不时地大肆扰边,这又算不算是屈辱和失策呢?汉朝最后确实把匈奴给收拾得服服帖帖,但唐朝却对吐蕃是无可奈何。那么,宋朝呢?他们每年所给的这三十万却维系了宋辽两国长达百年的和平岁月,两个相邻且综合国力大体相当的国家百年相安无战事,人类历史上除了宋辽两国之外可还曾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