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春风得意(第2页)

 在某天的朝会上,王钦若突然被人当众告发收受贿赂,这可就一下子戳中了王钦若身上的痛点和伤疤。谁都知道他当初在担任科考主官时就曾身陷受贿的风波,如今又再被人举报受贿,这显然说明他是死性不改,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担任身为百官表率的宰相?对于这个指控,王钦若坚决否认,他请求赵恒将此事交由御史台侦办,一定要还自己一个清白。

 赵恒一听这话就立马把脸拉下来了。在他眼里,这个时候的王钦若早已经不是之前百看不厌的王爱卿。他对王钦若冷冷地反问道:“朝廷设立御史台难道是为了给人辨明私德的吗?”

 王钦若顿时惶恐,赵恒这明显是不想给他一个“洗刷冤屈”的机会,也就是说,不管这事真伪如何,你王钦若都是有罪的。王钦若也很知趣,下朝之后,他上表请求外放为官。可是,周怀正哪能就这么轻易地让他走掉?

 很快,从遥远的商州传来了一个消息,当地官员抓获了一个私藏禁书的道士。这看上去不过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案子,可在审讯这个道士的时候却挖出了一条大鱼,这个道士自行招供说他与宰相王钦若是故交,而这些禁书正是王钦若送给他的。一口大锅就此扣在了王钦若的头上,关键在于这还不是有人在故意栽赃陷害他,因为王钦若确实与这个道士有交情,那些禁书也是他送的。

 赵恒为此而单独召见了王钦若,对于商州的禁书一案,王钦若俯首认错。在他下跪磕头之时,他的宰相之路也就此走到了尽头。但是,赵恒还是念了旧情,在王钦若的罢相制里边,他被罢相的原因是因为赵恒觉得他太劳累了,所以要让他暂时休息一下。

 六月,王钦若被罢免宰相之职,他被赵恒封为太子太保,然后让他到杭州去当知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赵恒确实没有亏待王钦若,相比寇准当初被赵恒远远地扔到陕西,王钦若实在是太幸福了。

 想必王大人在走出京城之时定会感叹一番轮回报应,当初他以天书而赢得赵恒的宠幸,如今他的死对头寇准也是以天书而复振继而把他给拉下马来。谁能说这不是冥冥之中早就注定好了的呢?

 王钦若前脚刚一出京,寇准随即就被加封为吏部尚书兼平章事,他也就此重回相位。

 这事当然是让寇准暗自叫爽,可他同时也心有不快,因为在同一天有个人也从外地回到了京城并出任参知政事一职,此人正是之前主动申请外放为官并出任升州知州兼保信军节度使的丁谓。丁大人在当了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并政绩卓着之后,他再又回到了朝廷的中枢机构,而且是出任副宰相。

 丁谓对寇准可是一直都尊崇有加,毕竟寇准当年对他有过知遇和提携之恩,但寇准这时候对于当初的行为已经把肠子都悔青了。赵恒这些年装神弄鬼四处拜神,他丁谓可是没少出力,在寇准眼里丁谓早就不是什么干吏和能吏,而是一个十足的奸邪小人。可是,连寇准也不能否认的是,丁谓此人确实有才。对于这样的人,寇准觉得还可以再抢救一下,但他错就错在抢救的方法不对。丁谓这种人需要的是关怀式抢救,可寇准的方法是棍棒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