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铤而走险(第2页)
这还没完,或许是因为李迪接任宰相一事让寇准觉得很是不痛快,他甚至有可能觉得李迪也是丁谓的同党,所以他决定趁此机会在背后捅李迪一刀以出口怨气。
寇准对赵恒继续说道:“陛下,如果臣真的如丁谓等人所言的那样犯下了过失,那么李迪作为臣的副手,他也应该和臣一起被罢免,你不应该单单只处罚我而放过李迪。”
正在气头上的赵恒立马让人把李迪叫过来与寇准当面对质。李迪没想到自己一直都对寇准敬重有加却会被寇准捅这么一刀,寇准的这种行为根本没有一点仁德长者的风范,李迪也就不打算给他什么面子了,二人在赵恒面前是你来我往相互对喷。
见此情形,赵恒的心里可是糟透了,他满脸黑线地看着这二人在他面前好一阵唇枪舌剑。这就是他现在所倚重的宰相,想想当初的吕蒙正、李沆和王旦,这二人哪里比得上他们的这些前任?
寇准争得是面红耳赤,他丝毫没去在意皇帝陛下此时的脸色,等到李迪再三示意他不要再吵了以免皇帝陛下大动肝火后寇准这才停了下来。等到二人都被赶走了之后,赵恒越想越生气,他又让人单独把李迪叫到了他跟前。
赵恒一肚子的邪火瞬间喷涌而出,他对李迪嚷道:“你们这帮所谓的朝廷重臣,如此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包括你李迪!寇准确实应该马上外贬出京,你李迪和丁谓,还有那个曹利用,你们也不能留,你们都给朕滚,都给朕滚到地方上去任职!”
从赵恒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就此确定寇准确实向赵恒揭露了丁谓和曹利用的诸多丑行,要不然他不会说这番话更不会这般怒火冲天。面对赵恒这一顿疾言厉色的训斥,李迪一肚子的委屈没地方说,他只好顺着赵恒的意思说道:“陛下圣明,我们确实都有错,我们都不配为朝廷大臣。丁谓和曹利用如果要贬官,那么还请陛下找一个翰林学士为他们降麻,而我就不用了,你随便让我去一个地方当个知州就行了。”
李迪这话听起来很有发牢骚的意思,但赵恒听了却感觉特别顺耳,他认为李迪这是在向他认错请罪。沉默了半晌之后,赵恒的怒气明显减弱了很多。他让李迪回去写一份“情况说明”呈上来,也就是让他把这段时间里围绕着寇准和丁谓所发生的大事小情做一个情况说明。
李迪在这份奏表上面说了什么不得而知,但赵恒看了之后算是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个由第三方所提供的相对客观的事实陈述。于是乎,赵恒对李迪的态度也由此而改变,他认为在这一系列事件里李迪并无什么大的过错。不过,他也就此认定寇准和丁谓身上的问题确实很大,眼下这诸多的是非曲直都是由他们二人所引发和促成的。
赵恒随后又找来丁谓问话。丁谓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有什么错,他说自己对寇准的一切所为都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的一片忠心。赵恒当然也不能因此而过重地责备他,毕竟丁谓的旗帜是举对了的,他满口都在说自己是在为了大宋的江山以及赵恒的皇位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