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孤军奋战(第2页)

 此时的李迪虽然也是宰相,但实际上丁谓因为有刘娥的力挺,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大宋宰相,丁谓权倾朝野的时代由此开端。可是,李迪并不打算就此躺平。对于丁谓的种种行为他虽无力阻止,但他一直在想方设法定要铲除这个他心目中的国之奸佞。他曾对身边的人感慨道:“我李迪本一布衣,既然身为宰相自当以死报国,如果要我向丁谓低头以长享富贵绝无可能!”

 这年十一月,李迪终于等来了他与丁谓决斗的时机。

 赵恒此时感觉自己的身体稍微好了一些,但他自认为无力操劳繁巨的国事,于是他决定由皇太子赵祯临朝听政,皇后刘娥于中宫决断机要。两府的高官们都举双手赞成,而且还向赵恒建议应该由他们以本职兼任东宫的属官以便更好地辅助赵祯。赵恒欣然应允,然后让他们尽快回去拟定好各自应该在太子府所担任的具体官职。

 可笑之处正在于此,寇准当初让杨亿书写奏请赵祯监国的奏表不就是为了今日之局面吗?说到底,寇准的落败虽然在客观上有很多原因,但主观上的原因只有一个:赵恒的间歇性失忆。还是那句话,寇准就是被老年痴呆患者赵恒给活生生地玩死的。

 宋朝的两府高官们这天下朝之后就聚在一起商量各自应该在太子府兼领何职。这些人里面李迪本就是太子府的老人,他的头上本就有一个太子少傅的头衔,按照礼制,他这时候应该被晋升为中书侍郎兼尚书令。可是,丁谓却不想让李迪压他一头,他坚决反对给李迪加尚书令。在场的人要么是丁谓的同党,要么就是慑于丁谓的权势而不敢站出来帮李迪说话。如此这般之下,这场所谓的讨论最终变成了丁谓个人的“一言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看看最终的太子府署官名单及具体任职:丁谓加授为门下侍郎兼太子少师,李迪加授为中书侍郎兼尚书左丞。曹利用加授检校太师兼太子少保,冯拯为检校太尉兼太子少保。任中正加尚书右丞,钱惟演加兵部侍郎,王曾加户部侍郎,此三人一并兼任太子宾客。工部尚书林特、枢密直学士张士逊兼任太子府詹事,翰林学士晏殊兼任太子左庶子。

 丁谓的门道就在这里:李迪之前是太子少傅,可这一次他不升反降,变成了跟升官之后的参知政事仁中正一个级别的尚书左丞。反观丁谓,这个此前并未在太子府有过兼职的人却成了压过所有人一头的太子少师,而这个职衔按道理来说本该是属于李迪的。更让李迪感到屈辱的是,在此之前,宋朝可从未有过中书和门下两省的侍郎兼职尚书左右丞的先例。这也就是说,所有的两府大臣都加官一级,可身为宰相的李迪在毫无任何过失的情况下竟然被降官一级(在三省六部制里,尚书左丞与参知政事属于同一级别)。丁谓此举可谓是当众羞辱了李迪一番,此事甚至可以堪比当初寇准喝汤时当众对丁谓的那番羞辱。

 决议一出,李迪忍了再忍终究没有发作,可在场的人都看见他的脸色陡然变得通红。李迪愤然而起离开了议事大厅,在他的身后则是丁谓的那张满不在乎且志得意满的笑脸。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群臣都在大殿里等着上朝。就在这个时候,丁谓突然再又作妖,他说自己准备临时将自己的忠实跟班林特的职务由工部尚书改为枢密副使兼太子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