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真宗驾崩
第109章 真宗驾崩
时间很快进入北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这一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大宋的“丁谓元年”。丁谓此时在朝中再无任何的对手,宋朝的国家权柄和施政方针尽操控于他的掌中。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宋朝就此变得暗无天日了呢?
事实上,这一年整个宋朝相当的平静,甚至可以说比起前宰相王旦在位时还要清平祥和。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但其实这很好理解,说得直白一点,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丁谓这个“黑老大”成了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丁谓确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阴谋家和野心家,但不可否认的是丁谓确实很有才华和能力,客观地说,在这两方面寇准和王旦都不能胜过他。再说得明白一点,丁谓虽奸但他是一个能吏,而不是一个只知道争权夺利的庸才。你可以说他无德,但你不能说他无能。
有才而无德的人一旦身居高位或是手中握有了一些权柄,那他必将为祸一方,可当他打败了身边的所有对手之后,他是否有德将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他没有了对手,因为他再无机会向任何人展现他的卑鄙和无耻,因为他已然成了主宰者。如果身处乱世,那些极度卑鄙、阴险或狠毒的人反倒比那些饱读圣贤之书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你信吗?我信!这就像是让一个巨贪去反腐,他绝对干得比绝大多数的人都要出色。
当然,丁谓这一年也并不是一点糟心的事都没有。在亲眼目睹王钦若是如何被丁谓给玩死以后,翰林学士刘筠对这个国家和自己的未来便不抱任何的期望了。赵恒久病不愈,刘娥妇人干政,丁谓独掌大权,刘筠面对如此局面不禁对人叹息道:“如今朝廷奸臣当道,我是一天也不想在这京城里待了!”
刘筠上表请求外放为官,丁谓倒也痛快,他虽然爱惜且敬重有才之人,但如果不能为他所用,他也不强求,可是心中的这口怨气他还是要出的。按照朝廷的礼制,翰林学士罢职外放一般都会授予翰林侍读学士或者是龙图阁学士这样的官衔,但丁谓为了出气只是给了刘筠一个右谏议大夫的职衔,然后把他任命为庐州(今安徽合肥)知州。
另外一件事在这里也有必要提及一下。当初寇准被罢官外放,他的女婿王曙也因此而被外贬为官,但朝中的官员都因为畏惧丁谓而不敢有人前去为王曙送行,唯独当时担任右司谏的刘煜出于朋友之谊前去送了王曙。人人都以为丁谓会为此而迁罪于刘煜,但出人意料的是丁谓对此事非但没有任何表示,反而还在两个月后把刘煜提拔为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是丁谓,而这也是丁谓。任何人都不止一种面相,丁谓也是如此,你要说他是一个大奸大恶乃至于是十恶不赦之徒倒也未必,他既能当真小人,也能当真君子。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纯粹的人精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