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皆大欢喜(第2页)
说到辽国,自赵恒驾崩到丁谓被贬,辽国的君臣在这几个月里可谓是一直在被宋朝这边所发生的各种新闻所不断地刷屏。
赵恒驾崩于北宋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作为盟好近二十年的兄弟之国,宋朝随即就派出使者前去向辽国告哀,但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在宋朝的报哀使到来之前就已经通过边臣的奏报知道了这一消息,他当即就下令召集辽国的番汉大臣集体为赵恒举哀号恸。
作为赵恒名义上的皇弟,耶律隆绪此举绝不是做做样子而已,他的感念与悲情都是发自内心。他对辽国宰相吕德懋说道:“朕与宋朝的皇帝约为兄弟已经快二十年了,你说时间怎么就过得这么快?他怎么就死了呢?想想朕也就只比他小了两岁,如今他都走了,朕又还有几年的余生啊?”
说到此处,耶律隆绪再又痛哭了起来,史称其“复大恸”。很快,他又开始担忧起赵恒的儿子赵祯,他再对吕德懋说道:“朕听说宋朝的新皇帝还是个小孩儿,他这么小肯定不知道当初他父皇是怎么跟我大辽订立的盟约,你说如果他被下面的朝臣给煽动再来个举兵北伐,那可该如何是好啊?”
当宋朝的告哀使前来告哀并将宋朝如今的摄政皇太后刘娥希望两国能够继续世代友好的意愿传达给耶律隆绪之后,耶律隆绪的忧虑才完全消除。他对自己的皇后萧菩萨哥说道:“汝可致书回复宋朝的皇太后,如此也可使汝名传于中国。”
在这之后,耶律隆绪下令在幽州的悯忠寺为赵恒设置灵堂并修建百日道场为赵恒超度。同时,耶律隆绪还下令辽国与宋朝接壤的边境各州县在举哀期间不得作乐,辽国境内凡是犯了赵恒名讳的地方全都改名。凡此种种无一不彰显出耶律隆绪对赵恒的敬重,他这是真的把赵恒当成自己的亲兄弟来祭奠。
这年六月,就在雷允恭被处决的前几天,受耶律隆绪指派前来祭奠赵恒的辽国使团进入了开封。他们先是在赵恒的灵前祭拜,然后又呈上了辽国皇后写给刘娥的慰问信,即将返回辽国之前,他们再又到赵恒的灵前祭拜。
眼见这次的出使活动即将完成,辽国此次出访的正使、辽国殿前都点检殿耶律藏引突然提出要亲自面见宋朝的皇太后并代表耶律隆绪向刘娥献上最真挚的问候。负责接待这批辽国使者的宋朝结伴使是程琳,他此时官居太常博士,后来更是当上了开封府的知府,他当场就一口回绝了耶律藏引的请求。
耶律藏引不懂这是为什么,他对程琳说道:“以前你们的先帝在世时曾致书于我朝的承天太后(萧燕燕),可为什么你们的刘太后却不肯见我们一面呢?我们这次可是代表本国的皇帝前来致哀的,太后她老人家怎么说也应该亲自接见一下我们吧?”
程琳一听这话简直是快要气乐了,看来这辽国人还是没有在文化礼乐上进化完全。他耐着性子对耶律藏引说道:“宋辽两国既然为兄弟之国,那么承天太后自然也就是我们先帝的叔母,他们俩互相通信根本就无需避嫌,可你们的皇帝与我们的太后是叔嫂关系。正所谓叔嫂之间理不通问,难道贵使不懂这个礼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