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虎啸龙吟(第2页)
在晏殊重回京城担任御史中丞的这一年,李元昊已经是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他的那个白手起家的爷爷李继迁在他这个年纪已经自立门户并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而且还成了党项人心目中的超级英雄,而他的老爹李德明在这个年纪也早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英勇无敌。那么,有这样的爷爷和父亲,年过二十的李元昊又做出了哪些成就呢?
很遗憾,在这之前的李元昊在战场上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且勇猛异常,但却并未有过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战功,史书里倒是对他年纪轻轻就特别讲究出行排场的事记录得一清二楚。作为辽国册封的“夏国王”李德明的长子,李元昊还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小毛孩时就显得很是拉风。他本人喜好身着红色长袖汉衫,头戴一顶黑色冠冕,腰配一副弓矢,凡出行必乘骏马且张一顶青色伞盖,队伍的最前列还得由两名执旗手各执一面旌旗为大队前导,而在他的身后则是装备精良的百余名铁甲骑兵为其保驾护航。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在心生羡慕的同时都会忍不住地用鼻子眼哼哼几声,这不过就是仗着自己会投胎而已,这跟我们小时候拿根棍子当长枪、披件上衣当斗篷也没啥区别。但是,我们再看看只是个小小少年的李元昊在其十余岁时的一番见识就会瞬间清醒地发现这时候的他其实把我们很多人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有一次李德明在盛怒之下将一个前去宋朝进行物资采购的官员给杀了头,原因则是因为这个官员带着一群马到宋朝境内去以马易物,但这买回来的东西让李德明很不满意,而且他还觉得自己这边吃亏了,于是这名官员的脑袋也就此没了。
目睹此人被杀的李元昊当即找到李德明,他对自己的父亲吼道:“我的爹啊,我们本就是以畜牧为生的草原人,如今我们用自己的战马去跟汉人交换我们并不急需的东西已经是失策了。宋朝本就缺马,我们这样做可是在资敌军需。可是,你现在竟然还把为你卖命的人给杀了,你这样做以后谁还肯为你卖命啊?”
很难想象这番话竟然是从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口中说出来的,就连李德明本人在听完之后也是不禁暗暗称奇。等到李元昊真的长成一个翩翩少年之时,他不但在见识上日益见长,而且他还将自己能够收集到的各种兵书逐一精读,每临战事之时他更是先于诸将冲锋在前,其勇猛善战不但强过其父,相比他的祖父李继迁恐怕也是不遑多让。
以上是少年李元昊的武功,而他在文教上更是把他的祖父和父亲给甩出了好几条街。李元昊虽然年少,但却像是宋朝的那些神童一般敏而好学,他精通汉番的语言和文字且醉心于佛法,对于法律类书籍也是爱不释手。李元昊的身份再加上他如此这般的文韬武略,这就注定了此人必将在今后成为搅动历史风云的一代枭雄。
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李元昊对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也开始颇有微词,他的胸中已然有了自己的一套“治国之道”。他屡次怂恿李德明公开反宋,而且还提醒自己的父亲切不可被宋朝的糖衣炮弹消磨了锐气和斗志。
他对李德明说道:“我们党项人的部落实在太多了,以我们的财力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一旦这些人为利所诱必不能忠心事我。我们不如把宋朝赏赐给我们的那些财物拿去招募勇士,然后勤加训练,最后我们要么去荡平周边的各个蕃部,要么就去抢夺宋朝的富饶之地,如此我们党项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面对儿子的这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李德明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的儿啊,你老爹我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实在是感觉太累了。你看看我们现在的王宫,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看看这些绫罗绸缎,这些茶叶器皿,这些都是宋朝赐给我们的恩典,我们不能忘恩负义啊!再说了,你觉得我们党项人打得过宋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