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山雨欲来

拿下了甘州以及李元昊被册封为太子后,党项人这边暂时停止了对河西地区的用兵,吃饱了怎么也得消化一下,无论是对李德明的党项政权还是对于李元昊本人来说都是如此。在这之后,李德明竭力想要促成的一件大事就是为李元昊请婚于辽国,他要让自己的儿子也做辽国的驸马爷。


 我们暂且抛开党项人不谈,还是把目光拉回到宋朝。


 在李元昊成为党项太子的这年十二月,丁忧期满的范仲淹在首相王曾和晏殊的共同荐举之下重回官场履职。赵祯下旨召范仲淹入京,然后让其以大理评事之职充任秘阁校理。这个官职不算很大,只是一个负责校勘和整理三馆图书典籍的文职官,但这却几乎是一个大宋官员想要成为顶级大臣的必经之路。换言之,范仲淹从这时候起就已经被朝廷当成未来的栋梁之才在加以刻意栽培。


 时间转眼进入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这一年在整个仁宗朝都可以说是堪称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从年初的正月开始大宋的顶级官场就开始剧烈震荡。在此后的半年时间,枢密使曹利用被贬至死,次相张士逊被罢官外贬,参知政事鲁宗道辞世,首相王曾被罢官外放,北宋的整个东西两府都震颤不已。


 我们先来说曹利用。


 纵观曹利用的倒台以及他随后自杀身亡的前后整个过程,这件事几乎可以写成一部扣人心弦且充斥着各种阴谋和算计以及无数血泪和教训的历史悬疑类报告文学——论曹利用的倒台。


 之前我们就已经提到过曹利用在冯拯和王钦若相继离世之后在刘娥和赵祯面前的种种不当举止和言行,他现在是朝堂上资历最老的重臣,而且因为他为人随性且恃功自傲,所以他不但被刘娥所不喜,也被很多同僚所恶。宰相王曾就曾经对其在太后和皇帝面前的骄横而加以当面怒斥,那位出使辽国敢于对辽国君臣一顿咆哮的孔道辅更是劝谏刘娥应该尽快将曹利用罢免出京,可以说曹利用的处境基本上与当年的寇准相差无异——人皆怨之。但是,曹利用对此却是毫不在意并依然我行我素:我曹利用一不造反二不结党三不揽权,而且我还对国家立有大功,你们敢拿我怎么样?


 曹利用自以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在整个大宋朝堂横着走,因此他连皇太后刘娥的账也不买。当时刘娥的亲族以及她的那些亲信太监都想通过她的皇太后身份为自己谋取个一官半职,而刘娥也会对这些人里面的某些人量才而用。于是,她就批个条子下去让中书省或枢密院给此人派个官。


 这事为什么是东西两府都有份儿呢?因为文职官需要由中书省的宰相王曾首肯,而武职官需要由枢密使曹利用批准才行。面对刘娥叫人送出来的条子,王曾虽然不会完全照办,但如果此人真的还有点能力或才识他还是会给刘娥这个面子,但曹利用在这方面就纯粹是一只铁公鸡:批什么批?都是些没本事的货,就想着靠裙带关系走后门,朝廷可不是养废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