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多情帝王 (第3页)

 就此,曹氏成为了大宋的新任皇后并在不久之后接受了册命大礼。然而,这也是赵祯和曹氏各自人生悲剧的开始,此二人在往后的人生里表面上一直相敬如宾,但在内心深处却竖立着一道无形的高墙。赵祯从一开始就对曹氏无感,这里面的原因除了曹氏的容貌没法让喜好美色的赵祯动心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曹氏是士大夫阶层为他选定的皇后,而不是他自己选定的,而且他是在近乎于被逼迫的状态下承认并接受的这个现实。


 你们这帮士大夫打着忠君的大旗却趁着我病重之时将我最心爱的女人给赶出了皇宫,而被我所喜欢并准备册立为皇后的女人又被你们这帮人群起而攻之,然后你们把自己所认可的一个女人推到我的面前并问我是否满意?我还能怎么回答你们?我又还能说什么?我也只能嘴上笑着,心里却已经是咬碎了牙齿,但我只能接受这一切,因为我别无选择。


 这就是赵祯的无奈,但这里面最无辜的却是曹氏,这位在史书的记载里熟读经史、善写飞白书、性情慈爱且处事谨慎的女人往后一生显贵但却也仅此而已。夫妻间的恩爱甜蜜,儿女绕膝的人伦之乐,在整个仁宗朝这些她都没有得到,她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尊贵的头衔以及丈夫对她像是一个血亲一般的尊重。这就是赵祯的反抗,也是他对士大夫阶层被迫屈从之后的一种报复。


 好了,关于赵祯的感情戏我们暂时聊到这里。


 说心里话,我个人是很不愿意聊这些类似于娱乐八卦的事情,但赵祯是皇帝,这些事如果不做交代又好像有敷衍的意味。赵祯这一生被后人赞誉为千古第一仁君,人们总是说他是如何勤政爱民、体恤官员以及守边的士卒,这些我都不否认,但我也不想回避他的多情且好色的情种本质。如果有人愿意,他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是仅需依照流传下来的史料就能写出一部反映赵祯感情生活的宫斗情感爆火大剧,名字就叫做《赵祯和他的那些女人们》。


 不要误会,我没有想以此抹黑赵祯的意思,所谓的多情好色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陋冠冕。食色性也,男女其实都是如此,任何一个男人或女人如果处在赵祯或武则天的位置未必会比他们更懂得在这方面进行自我节制,如果你说你是这方面的圣人或者你觉得自己是圣人,原因不过是因为你没有处在那样的位置和环境而已。


 相比历史上那些以淫乐而着称的臭名昭着的昏君,赵祯的好色其实是不遑多让,但区别在于那些人除了淫乐享受就几乎什么正事或好事也没干,而赵祯在随心所欲之外并没有荒废他的国事。


 他在工作上真的是一位勤政的好皇帝,还记得他之前在吕夷简面前的那番自夸吧?那可不是他在自吹自擂,而是大实话。刘娥死后,赵祯先是下诏让全天下的官员都上疏直言富国强兵以及兴农之策,然后就是改革土地赋税制度,以前缠在农民头上的各种名目繁杂的税赋全都废除,他们从此只缴纳夏秋两税即可,接着就是削减皇宫里的各种绫罗绸缎以及珠宝首饰等物品的用度。在如此以身作则的基础上,赵祯又把手中的大棒子挥向了被各种优厚的福利待遇砸得晕头转向的官僚阶级,和尚道士们也被限制用度和赏赐,而为了弥补国用开支的不足以及赈济受灾的百姓,赵祯更是毫不犹豫地打开了皇宫的内藏库以资其用。此外,作为一个富有四海的帝王,赵祯的个人生活并不奢侈且他的为人心性从骨子里就极具仁德之心,如此一来他那所谓的“好色”本性也就变得不值一提。


 我不知道这样去说仁宗皇帝是否会让一些人感到愤懑,但这就是我的观点和看法。他是一个好皇帝,一个仁德之君,但他确实也是一个对美色缺乏自制力的好色之徒,一个多情的情场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