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兽性大发

这里给出一个时空对照,李元昊在牦牛城里兽性大发之时,在宋朝那边所发生的事则是宰相张士逊和枢密使杨崇勋因为喝酒误事而被罢职,吕夷简由此回京再度出任大宋的宰相。


 我们还是继续来说李元昊。


 在与吐蕃人连番进行了两场恶斗之后,李元昊也变得清醒了过来。看来这吐蕃人还真是不好惹,单单只是一个小小的牦牛城就让他费尽了吃奶的劲儿外加阴谋诡计才得以搞定,而且这还不是唃厮啰的主力大军。传言中唃厮啰手下可是有一支五六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这份家底是他李元昊此时所不具备的,如果真的要跟唃厮啰决一雌雄,那可能还真要动员起党项人的全部力量才能有所胜算,这种买卖太大太沉,李元昊还得从长计议。就此,李元昊放弃了一鼓作气征服吐蕃人的宏伟愿望。


 既然吐蕃人不好对付,那么接下来时刻都觉得手心发痒总想找人打架的李元昊又该去跟谁叫板呢?按理说应该是回鹘人,毕竟他们现在已经只能躲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某个角落里苟延残喘,只要李元昊带上人马再过去踹一脚就能把他们彻底地逐出河西之地。可是,李元昊并没有这样做,他的行为再一次地出乎众人的意料。


 就在赵祯将年号改为景佑的这个公元1034年,李元昊也改了年号,这一次他是彻头彻尾地在向大宋挑衅,因为他的这个年号跟宋朝的景佑没有半点关联,他的年号是“开运”。这是一个在不久之后让李元昊本人以及他的那帮自诩为博学广才但又在宋朝那边怀才不遇的汉人狗腿子们差点后悔得吐血的年号,因为后晋的亡国之君石重贵覆灭之时正是用的这个“开运”作为年号。


 不过,这会儿李元昊本人对这个年号倒是相当的满意。李元昊作为臣子竟然敢私定年号,这是公然的反叛行为,宋朝那边是不是应该有所反应呢?赵祯至少也得派个使者过来申斥一下吧?哼哼,事实上,宋朝那边什么反应都没有,他们装聋作哑当做什么也不知道。赵祯在忙着跟美人儿谈情说爱,大臣们在忙着为了权力和富贵而你争我抢,你李元昊想怎么玩都没关系,只要你不主动找宋朝的麻烦就行。


 可是,李元昊还就是要招惹宋朝,他宁肯放着回鹘人不去收拾也要到宋朝这边来发点小财。没错,李元昊在反复思量之后还是觉得只有宋朝最好欺负,而且宋朝家大业大,不像吐蕃和回鹘,后面这两个都是穷鬼,李元昊哪怕是抢了他们一口铁锅都会招来一帮跟他拼老命的家伙。


 反观宋朝,党项人从他爷爷李继迁那会儿开始就不断地跑过去打家劫舍,但宋朝却是不痛不痒地派个人过来警告一番了事,大多数时候宋朝甚至懒得连个屁都不肯放,这种好事怎么可以放着不去做呢?这样的冤大头不去欺负干嘛要去招惹又穷又横的吐蕃人和回鹘人呢?


 这年的二月、五月和七月,李元昊相继派兵并联络当地的党项部落侵掠宋朝府州、环州和庆州三地,其中位于党项东面的府州更是先后两次被李元昊派兵给扫荡了一番。他们不但抢东西,而且还肆意妄杀宋朝的边民,宋朝这边还是讲究一个所谓的“先礼后兵”对其进行了一番警告,但李元昊对此根本就充耳不闻。说来这也是我们这边的“优良传统”,每次都是被人欺负得忍无可忍且让民众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后才做出所谓的“忍无可忍之下的适当反击”。


 见宋朝果然如传说中的那般好欺负,李元昊的胆子变得更大了,他开始蚕食宋朝的土地,简单来说就是在宋朝的边地筑寨设堡。到了后来,李元昊越发猖狂,他竟然在前出边境的百里之外修筑了一座城池,名曰“白豹城”,然后他又为了拱卫这座军城而在周边修建了作为子城的“后桥小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