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巴扎

卡车在焦黄的大地上朝着有人烟的地方驶去。

 

在大渠里劳累了几天的年轻人们虽然被不平的路面颠簸到想吐,但一个二个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

 

宋露白老家的集市关了几年了。

 

她记得以前离县城不远的镇上有集市,每到星期六大家可以去“换”点东西,星期六的集市里总是挤满了人。

 

后来集市不允许开了,大家伙买东西只能去国营商店了。

 

卡车走了不短的时间,半道上见土路边有一个只有几平米的小破房子,这是一个国营小卖部,卖的东西种类很少,坠着芝麻的金黄色的馕就在外面的桌上摊着,周围有苍蝇飞舞。

 

比宋露白她们这批来的早几个月的上海青年说那馕饼在常温下放一个月都不会坏。

 

“咋可能一个月都不会坏?那还是饼吗?”

 

上海女青年:“这边天气干燥,本来馕饼在烤的时候水分都快被蒸干了,天气再热点,能保持三个月呢。”

 

大家伙都不信。

 

冯莹道:“干成那样,咬一口还不得把牙咯掉啊!”

 

大家伙哈哈哈笑了起来。

 

又走了不短的时间,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卫扬腕上的表指到了十点半,车子在一个土黄色的高木架子前停下。

 

“巴扎就在前面不远处,这个巴扎离场部大概有十里地,你们一群人最好结伴一起逛,别走丢了,有没有人知道回场部的路怎么走?”

 

司机是开车跑惯了这片的老手,副驾驶位上的卫扬还是头一回走今天这样的路。

 

才来疆省几天,卫扬最大的感触是疆省的地域太辽阔了,车子走在荒滩戈壁里,举目四望几乎是一样的天地,出了门就认不清方向的人到这边保准得迷路。

 

人群中有人回道:“我们知道往哪走,从那边的杆子顺着往北走,个把小时就能摸到场部。”

 

司机点点头,“那行,你们在六七点之前回到场部,去武、装部门口等着。”

 

双方说好后,卡车走了,大家笑着闹着挤挤攘攘的找到了当地维族人的巴扎。

 

宋露白她们只在那部电影里见到过维吾尔族人,都觉得这个民族的人五官非常立挺、眉眼深邃、鼻梁挺拔,女性漂亮,留着大胡子的男性很像洋人,和她们汉人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