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动员(第2页)
不少连队还在住地窝子,职工一年到头都发不了几个钱,手头要多拮据有多拮据。
和团部单位里拿工资的人家比起来,连队职工的日子简直太苦了。
说干就干,开年后机关上班的第一次会议就说了制鞋班的事。
主事人是书记冯刚他媳妇杨秀娥,会上,冯刚的态度也显得比较积极。
团里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布料等原材料的事了。
这边杨秀娥和卫昭以及赵红英一起下连队宣传制鞋班,让会做鞋的妇女同志到妇联报名,呼吁不会做的人开始学着做。
能额外赚钱,根本就没有人会反对。
虽然一双鞋只有一分钱,但两分钱就能买一斤红薯呢。
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大家心底的火热,妇女同志们蜂蛹而来,不少男同志也挤在外围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赵红英手上拿着两双样板鞋,一双是棉鞋,一双是单鞋。
等杨秀娥和卫昭说完了,她把鞋给离她最近的女同志,“大家都看看,达到验收标准的鞋子针脚要求是啥样,那些技术不太好的,自己找东西先练练,等练好了再用领的材料开始做,要是做出来的鞋子不合格,制鞋班不光不会收,你们还得赔偿浪费材料的本钱。”一听到这话,不少人都不愿意了。
听着不少人反对的声音,赵红英扯着嗓子吼道:“做的不合格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团里就会亏钱,亏钱就会导致咱制鞋班面临解散的风险,制鞋班解散了,大家可没地方去挣手工费!再说了,就算赔本钱,那些料子也足够你们自己做一双鞋穿上了,就相当于你们用便宜的价钱买到了鞋料子,大家根本就不会亏。”
“都说了练好了,技术达标了再做,想着用自己那点技术蒙混过关的,那是不可能的,大家不能有这个侥幸心理!”
“咱制鞋班往后能不能做大做强就靠你们了,要是胡乱搞,团里不会让咱们继续做!”
杨秀娥小声问卫昭:“咱制鞋班还能咋样做大做强?”
卫昭觉得其实赵红英比杨秀娥更适合当制鞋班的班长。
赵红英说话利落,脑子也比较清楚,但无奈的是她没有一个小领导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