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第2页)
风云骤变:坚守与归令的对峙
一、再临催归
第二日清晨,边关的营帐外依旧弥漫着肃杀的气息,风沙如往常一般肆虐着这片土地。小春子在营帐内刚刚起身,还未来得及整理衣装,便听到营帐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还未等他走出营帐查看,便有士兵匆匆来报:“公公,从皇宫来的加急太监已到,说是有十万火急之事要面见皇后娘娘。”小春子心中暗叫不好,急忙整理好衣衫,快步走出营帐。
只见一位同样身着太监服饰的小太监,满脸焦急,汗水湿透了衣衫,从马背上滚落下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朝着皇后营帐奔去。小春子见状,连忙迎上前去,拦住他问道:“何事如此慌张?”那小太监喘着粗气,看到小春子,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说道:“小春子公公,皇上又下了加急旨意,催皇后娘娘即刻回朝,片刻不得耽误。”
小春子眉头紧皱,心中暗忖:“这可如何是好?昨日皇后娘娘才托付我向皇上奏明边关局势,恳请延缓回朝时间,今日这第二道加急旨意便到了。”他来不及多想,急忙带着那小太监一同前往皇后营帐。
此时,皇后也已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心中隐隐猜到几分。(她神色凝重,身着素色常服,正坐在营帐内的案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 )听到营帐外的通报声,她深吸一口气,说道:“进来吧。”
两个太监走进营帐,齐刷刷地跪地,禀道:“皇后娘娘万安,皇上有旨,令娘娘即刻启程回朝,不得有误。”皇后看着眼前这两位神色慌张的太监,心中五味杂陈。她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问道:“可知皇上为何如此急切地催本宫回朝?”两位太监面面相觑,皆摇头表示不知。
皇后心中暗自思索:“皇上难道真的是听信了林贵妃的谗言?又或者,皇上已经对自己有了猜忌之心?”(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和无奈,但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 )她深知,此时的边关局势犹如千钧一发,自己若贸然回朝,将士们群龙无首,这一场关乎边关生死存亡的大战必败无疑。她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这可不行,无论皇上怎样,我也要坚持把这场千面之战打完再回朝。”
在京城的皇宫内,朝堂之上正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林贵妃的兄长林相,正站在朝堂中央,手持笏板,神色凝重地向皇上进谏:“陛下,皇后久居边关,手握重兵,如今边关局势已渐趋稳定,若不及时召回,恐生变故。”
皇上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他微微眯起眼睛,看着下方的臣子,心中思绪万千 )自从皇后奔赴边关,朝堂上便有不少声音在议论纷纷,说皇后功高震主,手握兵权,对皇权构成威胁。起初,皇上并未在意,但随着这些声音越来越多,他的心中也渐渐起了一丝疑虑。
这时,一位老臣出列,拱手说道:“陛下,皇后娘娘多年来为我朝出生入死,在边关抵御外敌,屡立战功,对陛下和国家忠心耿耿,绝无谋逆之心。如今边关战事尚未彻底平息,此时召回皇后,恐怕会影响军心,导致边关局势恶化。”
林相冷哼一声,说道:“李大人,话虽如此,但人心难测。皇后在边关多年,与将士们朝夕相处,难保不会生出异心。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还是尽早召回为妙。”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皇上看着下方吵成一团的臣子们,心中愈发烦躁。(他揉了揉太阳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 )他深知皇后的忠诚,也明白边关战事的重要性,但心中那一丝猜忌的种子却在不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