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明朝灭亡根源(第3页)

朱元璋沉默点头:“不怪崇祯。”

“确实,一个国家的灭亡,不能单纯怪到某个人身上。”

说完感觉不对劲,补充道:“胡亥这种亡国崽种除外。”

就算赵高再奸佞,若他跟政哥一样英明神武,大秦说什么都不会二世而亡。

祝央客观评价:“虽说崇祯帝刚愎自用,猜忌多疑。在位17年间换了50多位内阁首辅,还对将领不信任,冤杀袁崇焕,削弱大明战力。

李自成起义,清军入侵时又决策失误,反而加征“三饷”,激化民变。

还没有任用贤能,反而依赖庸碌之辈,但他还算不错的君主……”

听到祝央说“大明之亡,不能只怪崇祯帝时”,朱元璋蛮开心的。

证明老朱家的基因没问题,天生帝王,只是大明气数已尽。

可随着祝央讲述,朱元璋产生怀疑。

真的不怪他么?

刚愎自用、疑心甚重,用人不当、朝政混乱,决策失误、加剧危机,大明之亡,他要占不少责任。

祝央吃了一碗米饭,又去后厨打了一碗,压的实实的,碗沿冒尖。

筠娘看的哭笑不得:“老板,不如换大碗。”

“不行。”祝央振振有词反驳,“我最近在减肥,不能用大碗。”

“啊?”筠娘不解。

“一顿吃五六碗,也叫减肥么?”

“当然啦。”

祝央闻着香喷喷的大米饭表情陶醉:“我用小碗只吃五六碗,跟用大碗吃的五六碗相比,可不就是减肥。”

筠娘无语,老板总有一堆歪理邪说。

朱元璋也吃了两碗饭,又听祝央继续道。

“你知道崇祯帝最大的错误在哪么?”

“哪儿?”

“在于他试图以个人努力挽救一个制度完全崩溃的王朝,却没能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全方面衰败。”

朱元璋沉默半晌,开口问道:“老板也觉得明之亡,跟咱晚年昏聩有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