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书记的第一红人南小华
第596章 打开思路!!(第2页)
他有了这么多钱,腰杆子就硬,所以昌河一中现在可以做到接近万人的规模。
在争夺生源方面,昌河一中也很有魄力,苏飞的生源覆盖全省,只要能够被昌河一中自主招生选中的学生,昌河一中一律给予学费减免。
另外,对昌河一中年级前五十名的学生,京城的鸿盛基金会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学生在昌河一中上学,如果能进年级前十名,不仅家长不用花钱,学生的奖学金一年还能结余四五千。
苏飞在京城见到王剑飞比较兴奋,他道:
“王书记,今年我们学校清华北大的学生突破了二十人!这个数字排在全省第四位,其他三所中学都在雍州,雍州有四大名校,现在我们已经把雍州一中给踩在了脚下了,按照我们目前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未来有望成为全省第一!”
王剑飞道:“看把你苏校长给能得,你一个县级学校成为全省第一,是不是太招摇了?”
苏飞道:
“我们一所中学,现在带动一座城市,昌河县在沙州经济发展遥遥领先,我们昌河一中是有重大贡献的!我觉得这是个良性循环,当然昌河一中能够有今天的成绩,最早的奠基人就是您剑飞书记!
这一点我经常讲,不管昌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怎么变化,我的态度没有改变过!”
苏飞这么一讲,王剑飞倒习以为常,杨昌建则是大开眼界,他主动端起酒杯跟苏飞敬酒:
“苏校长,我们今天是第一次认识!但是听了您的介绍之后,我对您佩服不已!你们昌河县是山区,我们花山县更是大山区!
昌河这一带的学子因为有您,他们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花山县就没有这个条件呀,其实我们花山县的教育也可以搞一搞的!”
苏飞和杨昌建喝了一杯酒,然后道:
“杨董事长,你放心,王书记高瞻远瞩,未来他肯定会抓好花山的教育!现在花山的短板比较多,王书记还没有忙到上面去……”
苏飞跟王剑飞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