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亲自登门!(第2页)

 产业就几个亿,但是这几个亿夯实到农民的收入上面,这样的几个亿和房地产卖地卖房的几个亿是一个概念吗?

 这就好比一个人通过炒股赚了一千万,和一家企业经营利润一千万,那能划等号?

 实体经济能够解决大量人就业的问题,一家盈利千万的企业可能解决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就业的问题!而金融投资的利润,那都是资本运作,没有明确的社会价值!

 徐超辉对这个地方太失望了,他就不想在这个地方再搞项目了。

 而在这个时候,向军振又再一次主动找上门。

 徐超辉对花山县印象很深,印象也不错,但是花山县搞茶叶产业仅仅一年多,完全是后起之秀,他的机制名优茶项目搞不出产量来,他的一些设想和思路就不好落实。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王剑飞亲自登门又见他了!

 王剑飞跟徐超辉讲:

 “徐教授!我了解过你想干的事情!你是想把科研产业化, 真正的要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品牌出来!这个品牌不止属于地方,而且还属于你徐教授!

 这个品牌做出来之后,你徐教授不仅要解决科研的问题,而且还要实现自己企业家的梦想!

 我王剑飞对您的这个设想非常的支持,我觉得教授就应该要像您这样,不讲空话,不放空炮,敢于把科研当创业,敢于用现代的理念经营传统的茶叶品牌!

 现在我们可以讲绿茶的有机茶,另外我们的无公害栽培和制作的茶叶,这应该成为现在健康的新时尚!”

 王剑飞这一下就说到了徐超辉的心坎上了。

 徐超辉他现在手中有科研成果,他的目标是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而要做到这一点,他自己又没有多少资金,就必须要找合作伙伴。

 所以别人想找他拿项目资金这个做法,肯定就没有理解到徐超辉的意图,现在王剑飞开门见山,直接指向问题要害,后面就好沟通了。

 徐超辉想当企业家,那肯定要资源投资,王剑飞当即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