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父皇未免太偏心了

林净月隐约记得,上辈子徐文洲似是没能躲过京雅轩那场大火,重伤毁容,手不能提笔。

 反正她出嫁后费劲心思,打算将林景川塞进观闲书院时,就没听过徐文洲的名字。

 只偶尔从助教、先生口中,得知观闲书院山长有个儿子,满腹才华偏偏付之一炬……

 林净月静静端详圣旨片刻,送还给徐文洲,示意他喝茶:

 “先生往后可就是朝堂栋梁了,满书院的学子,都得为您骄傲。”

 说实话,先前徐垣和徐文洲的确颇有才气、闻名天下,但两人都不入朝为官,在某些人眼里,这份才气就略显虚浮。

 今日徐文洲一跃从布衣到正四品,往后再也无人会质疑徐家父子的才干。

 徐文洲苦笑了下:“太子妃谬赞了。”

 他自是清楚,入朝为官对他,对父亲,乃至对整个观闲书院,都百利无害。

 只是一入朝堂,难免惊起波澜,徒生些许烦心事。

 别的暂且不提,单就除休沐外,每天都得上早朝,就能叫他痛苦不已。

 林净月闻言失笑:

 “先生果真还跟我们初见时一般有趣。

 其他人一夜之间从布衣到大官,一蹦三尺高都算是内敛的,也就小徐先生您不担忧朝堂风波,反倒担忧起未能早起了。”

 徐文洲将圣旨揣进袖子里,轻轻摇头:“虽然不清楚陛下为何要用我,但仔细想来,与你,与太子都脱不了干系。”

 说来也真是巧,他与林净月初见的京雅轩,就是太子的产业。

 “先生说笑了。”林净月短暂回忆了下往昔,也觉得太巧合了,“陛下用谁不用谁,绝非我与太子殿下能置喙的,全看先生您饱读诗书,德才兼备……”

 说到这里,林净月话顿了顿,和徐文洲对视一眼,脑子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明年增开恩科,增收进士,世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徐文洲入朝,极有可能是泰丰帝在为将来做打算。

 毕竟大渝初建时,世家纵横,掀起风浪无数,又有泰丰二年的旧事……泰丰帝不敢用,也不会重用世家的人。

 但为收拢天下读书人,泰丰帝定要找个担得起重任、又被众多书生认可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