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不想在朝中混了?
徐文洲初入朝堂,没有贸然硬着头皮参这个奏那个,而是第一时间蛰伏,打探朝廷局势。
半个月来,除了在太子妃的事情上说过两句外,其余时候,并未多说半句话。
今日站出,实为……他昨晚也去了睿诚王府,还掏了银子,为夫人拍下一枚同心玉坠。
徐文洲一听有言官弹劾睿诚王府,顺带还奏了包括太子妃在内的一连串,昨晚到王府一观的王公勋贵大臣。
其中最无辜的,要数太子妃。
她分明没到王府看戏,却同样被弹劾与云华县主走得近,不免叫人哭笑不得。
那言官见徐文洲走了出来,皮笑肉不笑:“不知中丞有何赐教?”
徐文洲耿直摇头,提点道:“赐教倒谈不上,我且问你一句,你昨晚,可到睿诚王府亲眼看过了?”
那言官下意识摇头,摇到一半,心突地一个咯噔,不懂他怎么这么问。
“我虽不曾得到帖子,却听几位同僚提起,那戏,不怎么样……”
徐文洲笑着摇摇头,当着一殿大臣的面,轻叹一声:“戏自是好戏,穆桂英挂帅亲征,正合当下北疆局势。”
那言官瞳孔一缩,猛地扭头去看满朝文武,视线重点在其中几个昨晚摆明了去过王府的人身上停留了一瞬。
后知后觉,这些人方才,并未附和他的话。
甚至先时,也没有站出提起这事的举动……
徐文洲不再管他,恭声对着坐在丹殿之上,看不清神情的泰丰帝说道:
“陛下,云华县主年纪轻轻,尚且不顾自身与王府名声,不吝惜钱财宝物,为边关将士与百姓筹措粮饷与物资。
微臣以为,草原进犯北疆,不仅是东宫与北疆的事,更是关乎整个朝廷的大事!谁人不知‘唇寒齿亡’的道理?
若北疆因缺少粮饷而战败,草原一路南下,京城岂能独善其身?”
见孟右相背影轻晃,他善解人意地继续说道:
“微臣不在户部任职,不知国库情况究竟如何,但,微臣还未入朝时,曾听闻太子殿下三次抄家,次次波及的大臣少则近十,多则几十人。
每每抄没家产,都送入了国库,尤其时疫过后那次,还抄没了好些趁时疫敛财的商贾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