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乡干部竟是京城名少鹰脉虎息
第421章 被村民围了
胥绪拉着邓天强的手坐在了竹凳上问道:“这些竹制家具都是咱们爱竹村自己加工生产的吗?”
听到胥绪亲自向自己询问情况,邓天强便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这一切都是小裴的功劳!是他因地制宜地规划和部署,才有了今天的爱竹村合作信用社。他还请县国投公司来接收了戴德新留下来的那些厂房,又安排村里的村民就近就业,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解决了发展的问题。”
“咱们爱竹村啥都没有,就是竹子管够,于是他便提出让我们把自己用的东西全都加工生产为成品,现在我们的竹酒、竹凳、竹筐等竹制品已经远销到全国的各个省市。”
“当时他在荣林乡当副乡长的时候就大力整治各个村的环境保护问题,乡里面最挣钱的马铁矿场因为环保不达标硬是被他停业整改了大半年。”
“后来他又找来投资商打造康养小镇,特别是他去市国资委当副主任以后,请市文旅集团和县文旅公司合资经营,这些年来荣林乡国际康养小镇已经打出了名头,慕名而来的客人特别多。”
“荣林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是全县的经济大乡、文旅大乡,虽然很多矿场还在,但我们已经不靠污染吃饭了,现在咱们村民们都是吃的绿色饭、环保饭!”
邓天强一说起荣林乡的发展情况就发自内心的高兴,一下没忍住把乡里的所有情况都大致说了一遍。
裴靖泽在一旁听着荣林乡的发展史,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少现在看来他是践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
荣林乡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在宁昭县有影响力,就在市里乃至省里都十分出名,很多领导都趁着节假日的功夫跑到这里来康养度假,走的时候还会买很多竹制品。
胥绪也非常耐心地听着,全程没有打断过邓天强讲话,等到对方说完,他还准备进一步展开问问情况。
外面有人准备来找邓天强串门,发现这里围了很多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便立马跑去挨家挨户地叫了很多村民过来准备“解救”邓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