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欲哭无泪的廖明

裴靖泽感觉自己有点儿不是人,因为他突然有了一个挖墙脚的想法。

 

孙浩然或者陈京昌,随便从这两人之中带一个回布波县都能让自己如虎添翼。

 

为什么他突然想到了这件事,因为这两个人从他手里接手荣林乡的工作之后把他当初的政策和规划执行的非常完美。

 

他们并不是不懂变通地、僵硬地、机械性地执行,而是结合工作实际有创新的深度执行。

 

荣林乡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成果,除了裴靖泽开头开得好之外,他们二人在后期所做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

 

现在盐昌市县域经济圈的发展要以布波县为中心,那么布波县自然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而选择的这个人才也需要能够配合顾永明完美地贯彻执行自己的方针政策。

 

谁最合适?自然是在已经经过实践证明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的孙浩然或者陈京昌二人中选择一个是最合适的。

 

所以裴靖泽看似不经意地提问,实际上是对二人的一次考验,回答更完美的同志会被他挖墙脚。

 

至于宁昭县委会不会同意这个问题他完全不需要考虑,因为廖明与何海清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谁敢忤逆他的意愿。

 

孙浩然听到裴靖泽这个问题,忍不住把身子坐正了些,他可不信这个领导随意与他闲谈的话题。作为组织部长,他已经习惯了如何真正去领会“一把手”的意图。

 

只这么一个轻微到很不起眼的动作,裴靖泽便下定了初步的论断——胜者多半是孙浩然。

 

无关乎其他,只因为孙浩然的敏锐性和执行力表现得更出色,这正是裴靖泽所需要的干部素质。

 

“成事在人,我作为组织部长认为抓好干部工作是第一位。”孙浩然缓缓开口道,“县域经济圈内的各县市必须要出台激励奖惩政策,特别是对于干部提拔和表彰奖励机制,这一点对提高同志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极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