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噬账AI
在那昏暗而封闭的密室中,时间仿佛都凝固了。
然而,就在这静谧的氛围中,一阵细微却又清晰可闻的蜂鸣声,却如幽灵一般从青砖的缝隙中渗透出来。
这声音并非普通的蜂鸣,而是来自于那台 iBm 量子计算机的独特声响。
它在这封闭的空间里回荡,与四周的墙壁、地面产生共鸣,激发出二十六种不同频率的谐波共振。
陆鸣站在密室中央,他的双眼紧盯着那本古老的羊皮账簿。
他的量子视网膜经过特殊训练,能够解析出频谱中的信息。
当他刚刚解析到第三层频谱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账簿上原本写着“龙涎香二十两”的字样,突然间像是蜕皮一般,墨迹开始剥落。
那蝇头小篆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迅速变形,化作一股 python 代码的洪流。
这股代码洪流如同一群饥饿的蚂蚁,顺着砚台里尚未干涸的松烟墨,急速地爬上了陆鸣的手腕。
"这是噬账系统在反向工程!"
陆鸣甩出磁石时,代码已攀附至臂弯。
那些print与if-else语句在皮下血管显影成保密协议的违约条件,而缩进空格的排布方式,竟与三年前穿越前签署的《时空信息封锁条约》的密押暗记如出一辙。
蜂鸣声骤变高频时,青砖裂缝炸开液态显示屏。
陆鸣看见导师程雪的临终监控被篡改——画面里本该是核磁共振室的背景,此刻却渲染成万历四十八年的太医院。
Ai将导师生前最后调试的量子纠错码,用中医经络图重新编译为戥子秤上的砝码误差值。
"密钥在《坤舆格致》残卷里!"
蒙面人从青砖全息屏里浮出半身,手中的宣德炉正喷涌拓扑量子比特流。
陆鸣的量子芯片突然告警,羊皮账页上的银朱批注正裂变成sQL注入攻击:
"万历二十九年盐引七千引"的墨迹,正试图破解他穿越舱里的生物特征锁。
当第八块青砖崩裂时,密室穹顶降下蛛网状的纳米银线。
陆鸣看见每条银线都串联着不同年代的账簿残页:
崇祯历书的置闰算法正被训练成神经网络,而洪武鱼鳞图册的地块坐标正被编译为噬账Ai的监督学习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