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组建航母舰队(第2页)
秦明的思考是有根据的,就比如混沌可以控制机器人,如果舰队全是机器人,那么面对混沌这样的存在,多少战舰都是自杀。混沌的暗物质控制针对的更多是智能系统。
比如,混沌控制智能机器人,只要1点算力,控制100个智能机器人就能控制一艘驱逐舰。直接控制一艘驱逐舰就需要几万点算力。因为驱逐舰内有几万套智能子系统。
如果驱逐舰上操作的都是生物,那么同样规模的舰队,混沌想控制就要多付出几百倍的算力。混沌有机器身体,也算是机器人人,能力自然也属于算力。
针对混沌的复杂原理,秦明不想研究,不过对策转瞬就能想到。制造能听从他命令的类人猿就可以确保他的舰队具备多样性,也算是为他预防拥有混沌能力的敌人。
看上去很复杂的决定,秦明的脑中不过是思考很短的时间。星巢基地的执行能力毋庸置疑,指挥官的命令第一时间就会下发并开始执行。生物实验室很快就梳理出类人猿的基因。
有了基因序列,接下来就是解析,然后是人工培育。在充足的营养液和生长激素的供给下,类人猿的胚胎很短的时间就变为成年体。接下来利用脑波技术将胚胎的大脑连接到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的时间流速调整到1比10天,现实世界的5天时间,就相当于虚拟世界培训几十年的时间。随着容器打开,一只类人猿缓步走出,眼中闪烁智慧的光。
这是第一代,然后实验室会继续进行试验,测试类人猿的能力。根据得到的数据获取最优秀的类人猿基因,然后继续下一代的培训。持续几个月下来,类人猿的迭代速度很快。
看着最新一代强壮的类人猿,秦明有些感慨。穿着作战服的类人猿,身高2米,身材匀称。他们的智商平均在120,都在水准之上。唯一跟人类的区别就是他们的外形。
秦明的计划中,类人猿会代替云兽,驾驶云兽级航空母舰。目前类人猿的体型跟云兽差不多,很合适代替云兽。重型舰载攻击机配合海量的无人机掩护能完成几乎所有任务。
星巢基地的产能很高,具备一个高科技文明应有的速度。不过制造一艘巨型航空母舰对星巢基地目前的设备来说依然需要一些时间。类人猿这边就简单很多。
类人猿一批就能有几百,这种速度需要的时候在补充就行。星巢基地的功能很多,专门进行基因培育的营养餐数量不会太多,就是现在使用的也是临时生产出来的。
星巢基地想建造云兽级航空母舰,内部的船厂根本不够。航空母舰是在星巢基地外面直接组装的。设计长度5公里的云兽级航空母舰是星巢的二分之一。
想组装这种庞然大物,在无重力的太空要轻松很多。之前不断作战的时候生产的航空母舰都是简化版,很多细致的系统也没进行安装。云兽人的特殊情况也不需要复杂的维持生命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