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海底发现(第2页)

 2号星这边忽然过来很多1号星的雷猿,他们一过来就进入湖水捞鱼。很快就有大量的鱼被电出来打捞装箱。然后整箱的鱼货都被送回1号星。

 一个传送门是1号星的人和物来到2号星,另一个传送门是2号星的人和物来到1号星。随着时间推移,岛屿上也建立了一个玻璃厂,专门生产玻璃材质的生活用品。

 探索周围岛屿的行为一直没停下。为了增加航程,几艘玻璃船会被并排放好,然后用融化的玻璃液融合上。3乘3的排好玻璃船作为底部,然后不断的向上增加一大层皮薄心大的玻璃球。

 最外围又是一圈巨大的玻璃砖墙作为防护。底部有3米,长度是30米,宽度是10米,上层用玻璃溶液边冷却定型,边塑造船体。电动机则是后方的底部有3个。

 如果是普通的文明,此时只能各种钻孔,各种设计,如何把线路放到驾驶室内。星巢基地这边可以直接让纳米机器人把电击线路串联,联通到上方的驾驶室。

 船的图纸是现成的,只要把图纸复制到玻璃船内就行。纳米机器人钻孔留下的缝隙,用玻璃溶液重新覆盖就可以。值得注意的是,玻璃船尾部特意制作了一个金属舱门。

 舱门用树胶密封,然后玻璃船顶和周围也都用玻璃封闭。看着面前的玻璃船,李月满意点头。随后,在李月的授意下,雷猿开门鱼贯进入船舱。

 几只雷猿进入后,又陆续送入一些食物补给品,氧气罐,还有很多辅助的电子设备。1号星已经可以生产晶体显示器和芯片。晶体显示器就是用激光成像。

 芯片由智能机器人完成,工艺和技术都是纳米级别的,少量稀有贵重金属合金加上硅板就可以完美完成。玻璃船启动前,纳米机器人开始进行最后的调整。

 电动机边缘的方向舵又增加了几个方向,确保玻璃船能够具备潜入水下的功能。探测器探测海底会有很多干扰,人类一般用声纳进行探测,星巢基地则是直接进行暗物质扫描。

 星巢基地不能动,发射探测器也容易被幽魂舰队发现。李月选择直接让玻璃船潜水进行探测。玻璃船按照命令开到海面上,在距离岛屿几十米后,开始下潜。

 下潜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星梭号那种,直接把自己推进海里。另一种是反重力,也就是给舱室灌水,增加玻璃船密度,形成自身承受的重力变化。

 玻璃船刚进入水下就出现大量的鱼群,水的深度不同,鱼的种类也不同。海床上全是各种藻类植物,还有一些水生动物在海底爬行。随着航行继续,很快就进入深海区。

 深海区完全看不到海底,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周围都漆黑一片。玻璃船内携带了声纳系统。此时就镶嵌在玻璃船的底部。随着声纳发出次声波,并出现回波,接收设备很快就通过回波测绘出海底的地形。

 声纳反馈的信息很快就传到李月的终端显示器上。在显示器上,岛屿就像是山顶,海底下看到的是一块大陆上耸立的无数的高山。山高的就是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