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蓝武:殿下,您抽他了吗?(第2页)

 但可惜就可惜在汉朝等来了他们的汉武帝,而明朝等来的却是志大才疏的明英宗朱叫门。

 大汉自汉武帝开始强盛,而明自明英宗开始衰弱。

 而且最关键的是,汉时生产力低下,需要与民休养生息,积累钱粮,才能积蓄国力,北定草原。

 但如今大明却根本就不需要。

 大明自朱元璋开国之初起,从徐达到蓝玉、再到永乐,一直压着北方打,一直都是强盛的状态,而且永乐朝发动了那么多次战争,大明也一直保持着盛世的状态,并没有真到汉武帝后期因为打仗,搞的民不聊生的地步。

 最多也就是朱棣缺钱的时候,昧着良心强卖了一些香料给官员勋贵而已。

 发生这一切变化的原因,归根到底其实就是自宋以来,民间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商业变得极其发达,甚至是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都出现了。

 再加上科举制的出现,让底层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但底层变了,上层的政治架构却还是汉唐那一套与民休养之类的小政府理念。

 这在蓝武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

 老朱之前废除宰相的办法也只是隔靴搔痒,根本就不解渴。

 蓝武还是觉得不够,远远不够。

 朝廷的权柄还是太小了。

 特别是在地方上,士绅的宗主家法甚至比国家法度都管用。

 蓝武觉得,朝廷的权柄若是不能延伸到乡村之中,那么士绅的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士绅阶层,特别是那些从南宋传承下来,已经给元朝跪过一遍的士绅,便永远也学不会什么叫做爱国。

 “说得好!”

 “蓝武,你和我想要一块去了!”

 “我这两年就一直在琢磨,要怎么才能让那些动不动就上辞呈给我甩脸子的家伙知道怕。”

 “你说这恢复秦制的方法的确是好办法。”

 “我做监国的这几年,可是受够了那些文官们的鸟气了。”

 奉天殿暖阁之中,当蓝武看过老朱,又去见了朱棣,向他禀报贵州的见闻,并且提议未来大明要行秦制的想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