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蝴蝶的翅膀与风

2008年的夏天,当菲尼克斯的烈日余温尚存,当孟菲斯的篮球少年们刚刚踏上各自的休赛期征程,整个世界的目光,都从nBA的硝烟弥漫,转向了遥远的东方。

 北京。

 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全球的盛会。

 对于王宇航而言,这本该是一个难得的假期。他已经将休赛期的球员训练计划全权下放给了他那支堪称奢侈的教练团队。布拉特负责细化球队的普林斯顿变种战术,斯奈德则带着新来的巴图姆和查默斯,开始进行惨无人道的防守基本功“夏令营”,丹特利则有一整个夏天的时间,来打磨杜兰特那块璞玉,尤因和史蒂文斯也各有其职。

 作为这台精密机器的总设计师,王宇航需要做的,是在宏观上掌控方向,并在球员,尤其是杜兰特最需要心理建设的时候,扮演好“导师”的角色。

 然而,一份来自瑞士的信函,打乱了他悠闲的计划。

 信函来自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

 继2006年日本世锦赛上,王宇航作为特邀嘉宾的解说分析,以其超越时代的战术见解和精准的比赛预判,在全世界篮球圈内引起轰动之后,fiBA再次向他发出了邀请。他们希望王宇航能以“特邀技术分析顾问”的身份,前往北京,为几场关键的淘汰赛进行现场评述。

 这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队层面的邀请,而是来自这项运动的国际最高管理机构。这代表着,王宇航在篮球世界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nBA主教练,更是一位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的战术思想家。

 “这很有趣,不是吗?”王宇航拿着邀请函,对身边的财富管理人詹姆斯笑道,“他们付钱,请我去看最高水平的比赛,顺便发表一些看法。何乐而不为?”

 詹姆斯耸了耸肩:“只要别影响您对特斯拉的判断就行,王。埃隆先生最近又在说一些……嗯,火星上的事情了。”

 王宇航哈哈大笑,他知道詹姆斯指的是什么。他拍了拍这位忠心耿耿的管家的肩膀,眼神却已经飘向了那张印着奥运五环的信纸。

 他想去看看,看看自己的那只蝴蝶翅膀,在扇动了nBA的格局之后,是否也在不经意间,为国际篮坛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风。

 8月22日,五棵松体育馆。

 奥运会男篮四分之一决赛的现场,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质。山呼海啸般的“加油”声,几乎要将球馆的穹顶掀翻。

 王宇航坐在视野绝佳的评论席上,戴着耳麦,身旁是fiBA安排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欧洲篮球名宿,赫克托·格兰杰。

 场上,身穿红色球衣的龙国队,正在与欧洲老牌劲旅立陶宛队进行着殊死搏杀。

 “王,如你赛前所料,立陶宛队用他们经典的体系篮球,在开局就给了龙国队极大的压迫。”赫克托的声音通过耳麦传来,“他们对姚的包夹非常坚决,切断了他与外线的联系,龙国队的其他球员在进攻端显得有些犹豫。”

 王宇航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如鹰,紧盯着场上的每一个回合。

 比赛的进程,正如赫克托所说。立陶宛队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他们的防守轮转、传球线路,都充满了欧洲篮球的智慧与纪律性。龙国队在开场后陷入了得分荒,除了姚明在内线艰难取分,其他点几乎完全哑火。分差,被一点点拉开到了两位数。

 现场一万八千名观众的助威声,都显得有些悲壮。

 比赛重新开始,龙国队的战术发生了微妙但致命的改变。

 姚明不再固执地沉在低位要球,而是提到了罚球线附近的高位。他不再是进攻的终结点,而是变成了一个策应的轴心。

 “哦?这是……一个非常勇敢的调整!”赫克托惊讶地说道,“他们让姚远离篮筐,这会削弱他的得分威胁。”

 “不,赫克托。”王宇航的声音沉稳而清晰,“恰恰相反,这会解放他的‘威胁’。你看,当姚在高位持球,立陶宛的防守体系就陷入了两难。他们无法再用之前那种舒适的方式去包夹他,因为姚的视野太出色了。他现在是球场上的灯塔,可以照亮每一个空切和跑位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