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电诈警示与防范

 关于近期未成年人电诈案件高发的警示与防范建议 

 近期,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通过网络平台实施诈骗,给众多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此类诈骗手段多样,常见的包括在快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如“免费领取明星签名”“免费获取游戏皮肤”等,诱导未成年人“领取”后,再冒充“网警”“律师”,以涉嫌侵犯明星隐私等理由,威胁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进行扫码或提供短信验证码等线上支付操作,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典型案例 

 1 游戏皮肤诈骗:2024年11月,李某(13岁)在家中玩一款名为“唱舞全明星”的游戏时,被陌生人以免费领取皮肤为由诱骗扫描二维码认证。对方随后以账号异常为由威胁李某,并让其添加“警察”的qq,最终李某在对方诱导下使用母亲手机转账,损失6000元。 

 2 红包返利诈骗:2025年春节假期,小丽(化名)在刷朋友圈时,被一条扫码领取188元红包的信息吸引。扫码后,对方以未成年人操作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为由,诱导小丽使用母亲手机操作,最终转走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