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未来吗?富再人
第302章 德配位
第 302章 德配位
德配其位,方能致远——浅谈“无德而禄,殃也”。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先贤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教诲,《左传》中“无德而禄,殃也”这一观点,便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没有道德品行却获得较高的职位和俸禄,必然会招致灾祸。在当今社会,这一观点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与践行。
“德”是为人之本,立身之基。古往今来,大凡成就一番事业之人,无不以德为先。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那样,处于一定的位置,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这充分说明了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一个有德之人,能够以高尚的品德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进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的发展。相反,若无德而居高位,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根基,必然会摇摇欲坠。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无数事实所证明的真理。在古代,有许多因无德而获高位,最终落得身败名裂下场的例子。例如,赵高,他本是秦朝的一名宦官,却凭借着阿谀奉承、投机取巧的手段,爬上了高位。他无德无才,却掌握着朝政大权,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惜陷害忠良,制造冤狱,使得朝政腐败,民不聊生。他的无德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了灾殃,更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再如,南宋时期的秦桧,他身为宰相,却背叛国家,勾结金人,陷害岳飞等忠臣良将,导致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失去了收复中原的良机。他的无德行径,使他成为了历史的罪人,被后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