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元器件检测,郑筱兰出国(第3页)
这样又过了一个星期,她们终于要出发了,乘飞机通过香江中转去纽约。
娄半城得知消息,捐款二十万美元作为外交经费。
在伍先生首肯的情况下,代表团接受了这次捐赠。
香江许多爱国商人得知这个消息,连夜发起了捐款,共筹集五十八万美元捐款。
这七十八万美金的捐款,给外交代表团省去了很多麻烦。
郑筱兰走后,何雨柱把孩子交给了香江的秦淮茹她们喂养,因为她们都在哺乳期,多喂养一个小孩子没有什么负担。
何雨柱也把空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香江。
和这几位妻子的感情升温了不少。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她们基本上都把生活的重点放在了工作和子女身上。
这使得何雨柱还有些精力陪伴魏红梅。
魏红梅和她娘都不太喜欢住在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但是何雨柱考虑到如果她们母女二人两个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山沟里, 那么她们就与社会脱节太严重了!
所以何雨柱在征询她们的意见之后,就把他们迁到了师父郑老爷子所在的药材基地那里。
那里人口少,关系简单,工作也简单,正适合他们这些清心寡欲的人。
何雨柱大大方方地把魏红梅介绍给了师父和师娘,他们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 对于何雨柱这种“纳妾”的行为,他们也都习以为常。
他们老两口子对于魏红梅都很喜欢,对于魏红梅的母亲也都很接受。
郑老爷子还能帮着何雨柱给他丈母娘调理身体,让她越来越健康。
1972年1月1日,红星轧钢厂冶炼车间开工仪式圆满举办。
当日,一炉枪管钢冶炼成功,经过测试,该枪管钢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
其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工业部宣布56-2半自动狙击步枪正式在红星轧钢厂投产,首批订单2600支来自于公安部和北平卫戍部队。
为此,何雨柱新开了一条狙击步枪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将会专门儿用来生产各型号狙击步。
虽然可调式246倍狙击镜目前只能通过“进口”途径获得,但是何雨柱早已经把狙击镜生产的设备、图纸、工艺技术文件等上交有关部门了,但是现在依然生产不出合格狙击镜。
工人研磨镜片的手艺和镀膜的技术真的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磨练出来的!只能慢慢来,只有耐心的等待。
不过这也让何雨柱想到了另一个跟镜片有关的产品,那就是照相机镜头。
虽然狙击镜和照相机镜片的技术要求各有侧重点,但是也有相通的地方。
何雨柱干脆多“进口”了几套设备,分散到全国各个研究所去,让他们多头并进,看看最后谁家最先取得成果!
由于镜片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巨大作用,何雨柱这个计划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因为那些大神当中就有早就光学的,何雨柱何雨柱和李怀德一商量,干脆搞一个自己的研究小组。
这个小组专门研究狙击枪配套狙击镜。
因为有狙击枪生产线在,这个小组也算是名正言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