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考察民情(第2页)

 “噗……”

 “噗……”

 “噗……”

 后面的两声“噗噗”声,当然是凌二和凌三的。

 凌二和凌三听到这话,像是被突然戳中了笑点,连锁反应般的,接连跟着赵光耀“噗”了起来。

 他们家少爷这八卦毛病,又犯了。

 赵光耀看着凌天,满头的黑线。

 这真的是县令大人吗?

 确定不是冒牌的吗?

 这念头刚起,赵光耀就一拍脑门。

 一开始就是他自己先入为主,说他是县令大人,但是人家从头到尾,也没有明确承认啊。

 “敢问这位大人名讳?”赵光耀缩了缩脖子,壮着胆子试探着问道。

 凌天:……

 这是怀疑他的身份了?

 凌二、凌三:……

 这下好了,看自家少爷怎么回答。

 好好的大人不做,非要惹得人家怀疑才肯罢休。

 “本官正式自我介绍,”凌天咳了下,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把折扇,“唰”地打开扇了扇,“本官姓凌,单名一个天字,凌安县新上任的县令。”

 赵光耀抹了把并不存在的虚汗,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不是冒牌货。

 他是知道新县令的名字,的确是叫凌天。

 “本官回答你的问题,可你还没有回答本官的问题呢?”

 赵光耀:……

 这还没完了,是吧!

 “哎,”赵光耀叹了口气,说道,“这个胡寡妇的丈夫,原本也是和紫大山他们一起入伍的。”

 “可是,战争结束后,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朝廷颁发的抚恤银两也没有她的份儿,这么些年,都是紫家在帮衬着,孤儿寡母的,才能活到现在。”

 凌天一听,却是沉默了。

 凌二、凌三也沉默了。

 他们都知道,当年确实是有这么一批人,没有得到朝廷的抚恤银两。

 朝廷给出的理由是:死因不明,谁知道是不是投敌叛国去了!

 实则呢?

 却是国库穷得叮当响,能省则省。

 朝廷的不作为,带给普通百姓的,却是连生存都艰难。

 凌天带着凌二、凌三在赵光耀的带领下,踏着泥泞的路,围着梧桐村转了一大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