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用血迹还原案发经过(一)(第2页)
但无论哪一点,对于一名常年处在一线的刑警而言,都是难能可贵的。
祝卿安手中摄像机给了两人手上动作一个特写,“温法医,你们这是?”
封序率先回答,“圈定邱宝珍在行凶过程中,身上可能会遮挡来自邓茵茵伤口喷溅状血迹的位置。”
其实,刚才温阮在说试试寻找证据时,封序就想到让理化实验室那边,将邱宝珍案发当天穿的衣服从头到尾都做一份化验,通过上面属于其他四位受害者身上的血迹,来证明邱宝珍就是凶手。
只不过,封序更想看看总能一举惊人的温阮,究竟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证明,这才没有开口。
不得不说,温阮的方法不仅更简洁精准、将理化实验人员的工作量降到最低,也更加具有说服性。
“温法医,你好厉害!”祝卿安忍不住称赞。
温阮却不敢托大。
“这些都是法医前辈们总结、完善的经验。其实,早在南宋时期,我国素有‘世界法医学鼻祖’之称的法医学家宋慈,在《洗冤集录》中就已记录——通过凶器上沾染的血迹即便在被洗掉之后,仍然会吸引嗜尸性蝇类的现象,来排查凶手的先例。”
“在现代法医学中,更是可以通过血液检验鉴定和对现场血迹的形态、分布、颜色、种类、数量、范围、排列、高度、方向等因素,来判断案件性质、还原案发现场、刻画凶手范围。”
“我只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
她的谦虚,却听得封序更觉惭愧。
就听温阮又道。
“凶手在邓茵茵靠着这扇柜门滑到地上之后,蹲在这里划开她的肚子。”
温阮抬在半空的手,顺着洗菜池橱柜上一条自上而下的线条状擦拭血迹,移向地上一片早已干涸的暗红色血泊与周围凌乱的血指痕。
三人顺着温阮所指的方向,仿佛亲眼看到了当时丧失行动能力的邓茵茵,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人开膛破肚时的绝望。
压根不给自己跟受害者共情时间的温阮,左手一转,顺着血泊边一串好似带了单侧毛刺的圆形血迹,来到洗碗池旁。
“根据邱宝珍的职业习惯,她应该是在用手肘打开水龙头之后,冲去手上鲜血;再提着血水混合的剔骨刀,这才形成了地板上这条颜色很浅的滴落状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