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黄金惹的祸(第2页)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覆灭,给阿拉斯加和北冥洲(即北美洲)带来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机遇。在这片土地上,黄金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北冥洲,包括阿拉斯加地区,每年的黄金产量能够稳定维持在五十吨左右。如此惊人的产量,如同一块巨大的肥肉,让西方殖民者垂涎三尺,纷纷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这片富饶的土地。

 继沙皇俄国彼得一世之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也被北冥洲丰富的金矿资源所吸引,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欧洲,皇室贵族对黄金的需求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上层贵族们热衷于用黄金制作各种精美的装饰品,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民间对黄金的需求同样极为庞大,黄金成为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很多王室甚至以对方拥有黄金的数量来衡量其财富的多少。

 当路易十四国王得知北冥洲拥有巨大的黄金储量后,兴奋得难以自持,仿佛看到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他立即下令给北美洲的加拿大总督,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将阿拉斯加的金矿据为己有。

 当时的加拿大,在法国人的称呼中被称为新法兰西,新法兰西总督克劳斯接到国王的命令后,丝毫不敢懈怠。他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一旦成功,必将得到国王的重赏;若有闪失,自己的乌纱帽可就难保了。于是,克劳斯迅速组织了一支规模达万人的军队,穿越了上千里的茫茫荒野,长途奔袭唐林金矿。

 然而,法国人低估了大明王朝在北冥洲的势力和抵抗决心。当法军逼近唐林金矿时,锦衣卫们与当地的印第安人迅速联合起来,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对法军的进攻进行了激烈的反抗。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法军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但法国人并不甘心失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金矿不断受到法军部队的持续袭扰。他们时不时地发动小规模的袭击,破坏金矿的生产设施,抢夺黄金资源,给金矿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金矿的生产速度和产量不得不大幅下降,这严重影响了大明王朝的利益,两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战争一触即发。

 面对法军的不断挑衅,大明王朝必须做出强有力的回应。北冥洲地域辽阔,地广人稀,要想在这片土地上与法军作战并取得胜利,就需要一支熟悉当地环境、善于战斗的军队。经过深思熟虑,朱由检皇帝认为,善于渔猎的索伦人是执行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于是,乌木布尔代临危受命,接受了朱由检的任命,肩负起了进击法兰西殖民者的重任。